全要素打造冬奥外围硬核保障

  呆萌可爱的小机械人上岗“身份识别官”,多体征感知装备升级并具备7项功效,场馆周边涉奥小区安装智慧门禁,年味儿十足的都会景观齐齐亮相……面临闭环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磨练,北京为做加入馆外围保障万无一失,“人防+物防+技防”全要素织就硬核防疫屏障,确保首都平安、冬奥平安、群众平安。

全要素打造冬奥外围硬核保障

  筑牢屏障

  在京西,四环辅路、玉渊潭南路、西翠路、中兴路围拢的华熙Live·五棵松,是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每年举行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流动数百场,吸引观众数百万,是北京娱乐新地标和篮球热门地。而作为其有机组成部门的五棵松体育中央,在2月3日迎来了中国女子冰球队的首场竞赛。

  疫情防控一直被视为冬奥会服务保障的重中之重。在住民小区围绕、人流麋集的商圈中实现彻底的闭环设置异常不容易,在竞赛场馆内部将环内选手和环外观众彻底隔脱离亦是更难。面临多点散发的疫情,冬奥防疫与都会防疫的一体推进,更给外围保障团队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为了完善优化保障方案,他们一遍各处演练复盘,一遍各处推倒重来。

  “保证职员不交织、蹊径不重叠,需要落好、落细、落实各项事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五棵松体育中央外围保障组副组长、万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聂俊杰告诉记者,前期街道连系场馆一公里保障局限,设置了赛事保障区和华熙商业区物理隔离,备足隔离场所和公共卫生气力,准时对外围区域消毒,确保涉奥职员同社会职员完全星散。

  在五棵松冬奥场馆外围保障中,事情职员聚焦对接联动,根据“属地保外围、外围保重心、重心保场馆”的思绪,对场馆周边主要保障区实行保障职员实名制落位布图,形成了《五棵松体育中央场馆外围保障方案》,是全市冬奥外围保障方案样板。

  同时,他们以“战时”状态精准查漏补缺强化对重点行业、人群的常态羁系和应急处置,街道内27个社区和五棵松体育中央场馆同时增设暂且核酸检测点,同步推进事情、同心携手抗疫。

  科技赋能

  对正起劲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央的北京来说,一大批高新科技集中亮相,也成为冬奥保障的好副手。随着场馆周边越来越多的智能装备上岗,人防、物防、技防巧妙地融为一体。

  在五棵松体育中央观众入口处,12台呆萌的平安服务机械人提供无接触式服务。这些机械人是“身份识别官”,观众通过人脸识别、检票验码、识别身份证、医保卡等任一方式提供身份信息后,即可在1秒钟内完成身份验证、智能测温、康健码查询、疫苗接种情形查询等8项流程,实现平安、便捷、快速通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大剧院完成8K超高清直播

(记者 高凯)2月4日晚,国家大剧院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银行主办,结合8K超高清技术,在歌剧院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进行了8K直播。除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剧院进行8K直播外,“艺术+体育+科技”的氛围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延续至冬残奥会闭幕。

  场馆外围,4台智能服务机械人为观众提供信息指引、互动答疑、全流程冬奥解说等服务。场馆外围广场上,增设了2台全息凝望摄像机和3台可变焦摄像头,实现对广场的全方位高清监控,大幅提升了应急指挥舞态掌控能力。

  五棵松体育中央场馆周边一公里局限内所有涉奥小区都完成了智慧门禁等平安智慧项目建设,提升了周边住民的生涯品质。聂俊杰示意:“我们要让观众感受到外围保障中万寿路的温度、海淀区的高品质、大北京办冬奥的魅力。”

  在中关村南大街,首都体育馆场馆内的防疫高科技同样引人关注。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医疗和防疫副主任赵成芳告诉记者,首都体育馆场馆群注册分区、运行分区和防疫分区联动,闭环内外联动,场馆和属地联动,全力做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织、界面严管控、职员不跨区”,将疫情防控嵌入赛事流动相关各个单元。

  场馆内接纳的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手艺和大规模监测的智能测温仪,更成为防疫“杀手锏”。

  扮靓街景

  冬奥会开幕正值春节假期,年味儿十足的冬奥都会景观已经正式亮相。

  在中兴路与西翠路交织路口西北角,一座以拼搏的冰球运发动为主题的地景雕塑拔地而起,吸引路人摄影留影。这座雕塑由2万多块旧木块组成,是海内单体体量最大的行使园林废弃物等质料拼接而成的冬奥雕塑景观,展现了冰球运发动起劲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

  五棵松场馆周边蹊径及南广场防疫帐篷、票检帐篷、现场指挥部、应急指挥室早早挂上了中国结、红灯笼、灯带,铺设红地毯,营造“双奥之城”文明、祥和、热烈的中国文化气氛。仅在海淀区,就围绕田村山、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中关村广场等区域共19处点位开展景观部署,打造群众身边的冬奥节日气氛。

  升级的不只是节庆的“彩妆”,更有实打实的“颜值”。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外围保障组副组长、北下关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凌志告诉记者,他们围绕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开展环境建设项目,实行南长河环境提升工程和五塔寺路刷新工程。

  通过平整园地、铺装园道、完善慢行系统,场馆周边实现了路、水、绿三线融合;通过架设桥梁,串联南北两个场馆,实现南长河首体段730米河流全线双侧慢行系统融会;而绿化补植、拓宽步道、电力设施改移、冬奥元素装饰等环境提升手段,更让五塔寺路从曾经破旧不堪、污水横流的背街小巷摇身一酿成为景致宜人、亲水亲绿的冬奥元素景观路。

  现在,一些场馆周边栽植的腊梅、红梅、尤物梅、杏梅已到花期。梅花显示了中华民族不怕难题、坚韧不拔、顽强自力的尊贵品质。这一抹沁人心脾的梅香,将随同赛场上冬奥之花最美绽放。(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编辑:吴涛】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4556.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2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