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下层丨闲置旧宅迎来不锁门的“新主人”——深圳上围村见闻
新华社深圳2月6日电题:闲置旧宅迎来不锁门的“新主人”——深圳上围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周科、梁旭
像被魔幻的画笔点过,上围村变了。
![]() |
春节时代,记者走进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上围村看到,曾经遭垃圾封堵的乡村已是面目一新。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色彩鲜艳明快的绘画、陶艺、镌刻等作品随处可见,艺术家事情室、博物馆、展览馆星罗棋布,大红灯笼、油纸伞等粉饰其间,恬静的村居生涯随同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客家老村,坐落在樟坑径河上游,因三面环山且位于山脚下像个盆地,故取名上围村。
以前,上围村可不是这番容貌。20世纪90年月,上围村在产业转型中引进不少“三来一补”企业,投资建成上围工业园区。随着企业和住民逐渐增添,污水流入河流,垃圾聚积如山,危险隐患重重。
“许多村民丢下旧宅子,纷纷迁走了。”村民房镜清说。
中国虎年A股开门红!触底反弹开始了?
截至当天收盘,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其中沪指涨2.03%,收报3429.58点,成交额3571.4亿元;深证成指涨0.96%,收报13456.65点,成交额4659.9亿元;创业板指涨0.31%,收报2917.86点,成交额1720.7亿元。
2017年以来,通过政府搭台,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设计师,纷纷走进上围村。
陈荣鸽是最早一批入驻上围村的设计师之一,他在这里制作私人订制产物。“我的事情室后面有个公园,最最先是垃圾场,异常影响创作激情。”他说。
现在,垃圾堆里的一块块废铁皮,在他手中酿成了优美的用具,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会去他的事情室观光。
比起陈荣鸽,王利军是一位“无心插柳”的画家。2019年,随便来上围村走走的王利军以为这里很漂亮,就直接住了下来。他在村里找了一个带庭院的屋子,找来一个废弃乒乓球桌用作平时画画的地方。他还用自己的乳名“麦平”在这里建了事情室。
现在,在快节奏的深圳特区,上围村算得上是一个“慢生涯”的幽静之地。来了就是客人,喝一杯好茶、碰撞一下头脑,这里的“新主人”相互串门成了新邻人,他们还会带访客走进“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诗情画意之景。
“平时给别人画画,闲暇时就到邻人家坐坐,人人外出都不用锁门。但这里的艺术家们也不只是‘闭关’创作。”王利军说,之前村里有些破败的屋子,经由艺术家们刷新酿成了展厅,“我们想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陈传沛是一名涂鸦师,他给村里的围墙涂上了墙体彩绘。“我正在做一些墟落活化项目,上围村的履历给了我许多灵感,这里不仅有艺术家营造起来的气氛,政府做的配套设施也很完整。”他说,“许多乡村面临人口外迁、祖屋疏弃的问题,我希望保留内陆文化,重新展示给众人。”
停止现在,上围村已引进油画、国画、木雕、篆刻、陶艺、摄影、设计等文化艺术人才近百名,文创机构(事情室)43家。
现在,一栋栋旧宅,在艺术家的手中重获生气。以樟坑径河为主线,毗邻起水系两侧漫衍的百年客家碉楼、祠堂、休闲广场、九龙墙、半月湖等种种要素,一条怪异的客家文化风情带正在上围村加速形成。
【编辑:苑菁菁】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