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未来,中国产业链和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韧性将不断凸显,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机制将不断完善,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将继续稳步提升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9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提出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等具体目标。
数字人民币春节消费季“火出圈”
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对于数字人民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把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落脚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中去,让更多的企业、个人能感受到数字人民币的价值
《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五方面15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补齐能力短板,其中包括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等;二是着力构建一体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包括推动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强化设施协同高效衔接等;三是推动智能绿色升级,包括推进数字化融合、推动环境基础设施绿色高效发展等;四是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包括积极营造规范开放市场环境、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五是健全保障体系,包括加强科技支撑、健全价格收费制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统计制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环境治理、环境服务、环保技术与装备有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予以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中长期贷款优势,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项目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见习记者 杨 洁)
全国个体工商户超1亿户 约占市场主体总量2/3
相关部门将继续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充分发挥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作用,持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各项服务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