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一医院接连收治两名脑寄生虫病患者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孙卉 记者 万凌云)2月10日,记者从镇江江大附院领会到,近2个月以来,江大附院(又名江滨医院)神经内科竟接连收治了两名脑寄生虫病患者。而且,均是跟风“乱吃”惹的祸。
“旅游达人”亲爱生食,弓形虫钻进脑子里
院方先容,2021年底,48岁的傅涛(假名)突然头痛、发烧、流涕。一最先,就以为是伤风,对症治疗了一段时间却没有显著改善,头痛症状愈演愈烈。约摸半个月后,傅涛发现自己一侧肢体麻木伴乏力,看器械有重影。他辗转多家医院,最终找到江大附院神经内科于明主任团队。于明发现傅涛是个旅游达人,发病前曾赴多地旅游,并多次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这让于明马上遐想到了脑寄生虫病的可能。
两岸贸易额十年翻一番 增至3283.4亿美元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0年间,两岸贸易额翻了一番:2011年,两岸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2021年,两岸贸易额增长至3283.4亿美元。与此同时,两岸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固,大陆台企生产经营总体稳定,台商投资出现大项目多、科技含量提高的积极变化。
通过腰穿、外周血检查,很快揪出了元凶——弓形虫。于主任说,患者多是由于食用了有弓形虫的生肉,虫卵或虫子进入消化道后,一步步爬到了脑子里。确诊为脑弓形虫病后,医生对傅涛举行了驱虫等对症治疗,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网红服法”不科学,生肉、生水要小心
许多人误以为,只有和动物接触才会熏染寄生虫,殊不知,许多脑寄生虫病都是“吃”出来的。就拿暖锅来说吧,“毛肚忐忑不安、肉卷1分钟……”这是当下很盛行的“网红服法”。于明提醒,短时间的加热并不能完全杀死肉类中的寄生虫,好比猪脑花,在红油锅里涮煮时,熟没熟透肉眼很难鉴别。故此,建议在涮暖锅时,肉类尽可能多煮一会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鸡肉、鱼肉酿成白色,猪肉、羊肉酿成浅褐色,虾蟹类酿成橙红色再食用。
那么,平时吃的日料里的刺身之类的,是不是也有熏染寄生虫的风险呢?于明注释,由于渗透压的差异,许多海水鱼寄生虫无法顺应人体环境,熏染风险相对较低。
于明还稀奇提醒:一样平常生涯中,生肉、生水最好不要入口,切菜的案板也要做到生、熟分类,究竟,熏染寄生虫可不是小事。
【编辑:蒋妍】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