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2月15日电 题:元宵节里的“洋面貌”: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
作者 张煜欢 魏嫣然 崔倩娴
裁剪、对折、拼接、牢固……2月15日元宵节,来自美国、埃及、格鲁吉亚等国的外籍人士来到浙江杭州的一祖传统工艺事情站,介入手工制作灯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来自埃及的Mansuor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匠程专业。对第一次体验制作灯笼的他来说,这番着手体验“比想象中更有趣”。他用铰剪战战兢兢地剪开红色卡纸,折确立体版的流苏,再用银色的小铁环将其牢固在灯架周围,一个浅易版的红灯笼初显雏形。
氢燃料电池汽车成北京冬奥会主运力 创重大国际赛事最大投用规模
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正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在交通活动中实现零碳排放。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交通处副处长吴志全介绍,北京冬奥会大规模使用氢能等清洁能源,交通运输领域是“重头戏”。
“在今天之前,我还不知道元宵节是一个代表‘团圆’的特殊日子。知道了以后,我马上联系了几位同在杭州的同伙,约他们碰头用饭,感受‘团圆’气氛。”Mansuor说。
受全球疫情影响,来中国就学后的Mansuor还没有时机回家。“我平时会把自己在杭州的生涯一样平常图片和视频发给家人,现在他们也知道了许多中国的美食、文化、节日,也知道我很顺应这里的生涯。”他说。
制作完成一个灯笼的Mansuor将手中的铰剪递给了同桌的Ben。“这个灯笼看起来就像一棵圣诞树。”来自美国的Ben笑着说。
对在杭州生涯了3年的Ben来说,粘稠的过年气氛使他着迷。在杭州师范大学隶属学校任教的他,与杭州女孩结为了伉俪,是一名“中国女婿”。“和圣诞节很像,元宵节也是家人同伙从远方汇合,聚在一起烹饪许多食物。这种‘团圆’我很喜欢。”
“做灯笼真的很有趣,我原本以为很难,没想到和做折纸手工很像。”来自格鲁吉亚的Neli是浙江大学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的她,能娓娓道来不少传统民俗。
“我曾经在浙江的华侨之乡青田见过舞龙演出,以前小时刻只在影戏中见过,没想到能有时机真正见识到现场的演出。”Neli说,除了看热闹的舞龙,春节时代自己还喜欢吃汤圆——她明晰,这也是一种对家乡的忖量。(完)
【编辑:叶攀】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