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阮煜琳)近年来中国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生态环境部21日示意,着力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瓶颈,推动水环境质量连续改善。同时,激励各地探索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流域横向生态珍爱抵偿机制,有用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
2021年,天下3641个国家地表水审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与2020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均到达2021年水质目的要求。主要污问鼎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哪些要点值得关注?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12、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老年人劳动就业权益和创业权益。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人抵御欺诈销售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各地深入打好碧水守护战,天下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部门区域城乡面源污染逐步上升为制约水环境连续改善的主要矛盾,一些地方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问题突出。为指导各地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剖析,着力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瓶颈,推动水环境质量连续改善,克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剖析推动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通知》。
“汛期污染强度”是指某断面汛期主要污染物浓度与审核目的浓度限值的比值,主要反映监测断面汛期污染水平与水质目的之间的差距。
通知要求,各地从现实出发,以汛期水质劣于Ⅴ类河流断面、劣于Ⅲ类饮用水水源地断面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剖析。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国控断面,充实行使自动监测数据,识别汛期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最大污染浓度,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剖析。同时,激励各地探索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流域横向生态珍爱抵偿机制,有用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完)
【编辑:苑菁菁】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