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或用新型垂直起降回收方案

“数字观冰”助电网从容应对冰雪来袭

”据贵州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虢韬介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当年饱受冰灾肆虐的贵州电网现已拥有108套融冰设备和620个覆冰在线监测终端,形成了直流融冰保主网、方式融冰保县城、交流融冰保乡镇、人工除冰保村寨的“三级四保”融除冰体系,融冰范围覆盖贵州99%的220千伏及以上主网架线路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付毅飞)记者2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该集团一院院长王小军透露,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一子级或将采用新型垂直起降回收方案,在着陆阶段采用网系回收装置实现软着陆。

王小军在近日召开的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发展展望与合作国际研讨会上介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一子级或将采用新型垂直起降回收方案,再入过程在发动机减速基础上,还利用气动舵进行控制与减速。着陆阶段采用网系回收装置,将更多返回用机构从箭上转移至地面,减少箭上负担的同时,利用网系绳索对火箭进行阻尼减速实现软着陆。

历经60年追寻!物质新磁态或终“现形”

科技日报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反铁磁激子绝缘体”的物质的磁态。从广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磁铁,鉴于磁材料是现在很多技术的核心,这种新型磁铁有望应用于通信等诸多领域。

据介绍,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开展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同时具备载人和货物运输的能力。该火箭针对近地空间站任务采用两级串联构型,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能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14吨;针对月球以远的探测任务采用三级+助推器的构型,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27吨。

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使用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三型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火箭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搭建了“天地运输走廊”。

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有12次发射(含长五B首飞),目前已完成6次,2022年还将有6次发射任务。后续空间站运营阶段预计平均每年完成2次载人飞行和2次货物补给,并且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开展拓展舱段的建造。

怕落伍 德智库敦促政府弥补数字技术差距

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科学出版物、专利申请、贸易统计和国际标准制定的评估,EFI认为,德国在生产技术、生物和生命科学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数字技术领域表现出明显的弱点,整个欧盟也是如此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7773.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2月25日 10:53
下一篇 2022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