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特效药,“海绵宝贝”重获“掌控”人生的希望

  去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医保,是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群体希望已久的“大事”

  曾因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被诊断“活不外4岁”的女孩包珍妮,现在快要21岁了。

  被“冰冻”在床的漫长时光里,她与疾病较量,用头脑学习,以拇指誊写。

  去年此时,新华逐日电讯记者第一次走近包珍妮。她躺在不到两平方米的床上,身体退化到全身只有右手大拇指能流动。现在,用上“特效药”的她,已经可以在大脑控制下摇着手腕,逐渐感受到身体细小却令人欣喜的提高。

  重新“掌控”人生的希望

  “脊柱侧弯到已经没有正常的剖解结构了。”包珍妮的主治医生、温州医科大学隶属第二医院儿童神经科副主任林忠东说,“争取一针乐成。”

  媒体、医生、家人们的眼神隔着玻璃看向统一偏向。“乐成了!”人群中突然响起欢呼。2022年1月1日,新医保目录落地首日,温州女孩包珍妮接受了诺西那生钠第一针注射。

  父亲包宗锋拨通妻子的电话。包珍妮没有马上发作声音。她忍着哭,五官不受控制地稍微抽搐。过了几秒钟,她对着电话里的妈妈,小声说了句“我想你了”。

  热泪一直往下淌,床上铺了纸巾接着。又过了一会儿,她向记者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坐起来,抱抱爸爸妈妈。”

  至今,包珍妮已经接受了三针治疗。第一针后,左手的气力有所增强,可以举行短暂的直立;第二针后,呼吸变得较为顺畅,嘴巴也能张大更多;第三针后,左手可以立住手臂并缓慢摆着手腕,右手也增添了一些气力。

  包宗锋兴奋地用视频纪录珍妮的每一点转变。“动一动”,“摇快一点试试”,纤细的手臂,在屏幕里拙笨地摇动,一次又一次。

  用药之前,她感受“上天一直在剥夺我所拥有的器械,身体的性能也好,人生该有的轨迹也好”。现在,她以为能够摆动的手腕就像一个信号,好像人生又能由自己来掌控。

  历经艰辛活下来

  “十几年来,我们为了这一刻,履历了千辛万苦。”包宗锋说。

  2016年1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美国获批。这是全球首款针对SMA致病基因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通过鞘内注射,直接将药物运送到脊髓周围的脑脊液中,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效,改变疾病历程。

  2018年9月,该注射液被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019年2月,该注射液在中国获批,尔后正式在中国大陆上市。彼时,70万元一针的价钱门槛曾把无数患者拒之门外。

  就治疗而言,第一年注射6支,今后每年注射3支,并维持终身,一旦停药,患者身体又会延续恶化。

“天价”救命药入医保,距破解罕见病医治难还有多远

大量罕见病用药仍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或进入中国后暂未纳入医保,不少患者陷入无药可用或面临高额医疗负担的困境。再加上目前国内对罕见病药品缺少政策支持,在生产、研发环节缺少补偿和激励机制,导致进入临床阶段的罕见病药物数量寥寥无几。

  守候药物降价,于SMA患者家庭,天天都是一种煎熬。“孩子不停在退化。我们看着包珍妮从能走,到能坐着,再到只能躺着,毫无设施。”包宗锋经常以为遗憾、沮丧、自责。支持他们不停把包珍妮送去抢救的,是一个远远的信心——把命保住,活下来,直到能用上药的那天。

  2021年12月3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医保。SMA患者群里,人人心照不宣的欣喜,化成泪水交汇。

  一切获得都是礼物

  “着实刚得知能用药的第一反映是很镇静的,总以为不太真实。”包珍妮回忆说。

  包珍妮一岁时确诊SMA,由于身体像海绵一样无力,这种病的患者被称为“海绵瑰宝”。两岁时,由于肺部严重熏染,包珍妮第一次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这次生病让她的下肢完全失去了运动能力。

  包珍妮异常喜欢上学。小学六年,她坐在轮椅上念书,成就压倒一切。2013年4月,即将小学结业的她延续两次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上肢也损失了运动能力,再也无法拿笔。

  形体上的静止,强化了头脑上的自由。卧病时代,包珍妮自学人文课程和多门外语,通过手指和眼控仪操作电脑,创作了几十首歌词、100多首诗,出书了一本诗歌作品集。

  她跟我分享了最近创作的一首小诗《钥匙》,“心灵像一个客栈,把整个天下装了进去。而我作为客栈的主人,找不到任何一把开门的钥匙。”她坦言,最近的情绪不太好。“这是老问题了,来自各方压力,尚有这具身体给我的影响。但我一直起劲自我调整,听音乐、看书、和同伙们一起谈天。”

  用上药后病情有所缓解,她感应开心,但同时也有隐约的悲痛。这种悲痛的本质,仍然是对自己运气的无力感,“我认可这份悲痛,不故作乐观。但这份悲痛也会化作气力。”   治疗可以引发肌肉的气力,但依旧没设施让她恢复成一个“正常的通俗人”。她对自己的身体情形有着苏醒的熟悉,“能摘掉呼吸机就很知足了”。

  把自己放到最低,以是一切获得的都酿成了礼物。“我能感受到许多人爱我,同伙、家人、生疏人的善意。”包珍妮说,“我不以为这是我理所应当获得的,以是一直心怀谢谢。”

  纸蝴蝶也逆风飞翔

  包珍妮说,希望未来能推动完善残障群体在教育上的缺失。在她看来,现在天下局限内的无障碍设施仍不尽完善,愿意接受残障群体入学的正常学校不多,青少年残障群体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涉及就业就加倍难题。

  但她信托教育的气力。她以为,在脑力事情方面,若是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残障人士未必没有自力重生的时机。

  在头脑和心灵的天下,她与任何一个聪慧灵动的少女并无二致。几年来,她通过手机和电脑与更大的天下相连。她读了许多书,自学了日语、法语和英语,能够阅读原版书籍。她还和一些病友、网课同砚成了好同伙。

  谈到自己履历的幸与不幸,她说,“我没有以为自己不幸,我只是更早、更多地履历了人生的不利便。由于我不利便,人人愿意行利便于我,这份善意就是我获得的幸。”

  包珍妮的网名叫“纸蝴蝶”。她看到过一个折纸蝴蝶的教程,以为很漂亮。

  在网上,脊柱侧弯的人,被人们善意地称作“蝴蝶瑰宝”。

  风可以吹走一片纸,但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

  纸做的蝴蝶,摇动同党,逆风飞翔。(郑梦雨)

【编辑:朱延静】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8263.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1日 09:59
下一篇 2022年3月1日 10: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