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倾听、感受 换一种视觉看冬残奥会

  (北京冬残奥会)阅读、谛听、感受 换一种视觉看冬残奥会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阅读、谛听、感受 换一种视觉看冬残奥会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2022年北京冬奥会终结不到两周,“双奥之城”迎来又一个冰雪盛会。不停闪现的轮椅、假肢、指导员,以及遍布于冬残奥闭环内的无障碍设施在提醒着众人,这是一个特殊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十三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阅读、倾听、感受 换一种视觉看冬残奥会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雪容融正式“接棒”冰墩墩。图为中国代表团入场。

  这是一个需要仔细“阅读”的赛会。

  和刚刚竣事的冬奥会相比,这里的赛场也许缺乏令人窒息的快速,也许没有令人眼花的技巧,但这里同样会有“更快更高更强”的赛场追求和精彩猛烈的竞争排场。阅读竞赛,是要从他们也许并不完善的动作中,发现力与美;从他们坚贞的神情、顽强的拼搏中感受自强不息的生命气力。

  “金牌大战”向来是竞技体育的最大噱头。但“阅读”冬残奥会的竞赛,奖牌争取从来不是最大看点,逾越自我、实现梦想才是这个赛场永恒的主题。

  冬季运动、尤其雪上项目堪称是勇敢者的游戏,对于健全人而言都极具挑战性。因此,当这些冬残奥运发动在“冰天雪地”之中站上天下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就已经向天下发出了强者宣言。

  同时,在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96名运发动将加入73个小项的角逐,其中跨越半数的小项是首次在冬残奥舞台上亮相。从这些运发动站到赛场那一刻起,中国冬残奥运动就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阅读、倾听、感受 换一种视觉看冬残奥会 图为“冰立方”看台上的无障碍席位。图片泉源:视觉中国

  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谛听的运动会。

汪洋: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持续开展民主监督

  由于先天基因缺陷,德国选手薇薇安从来没有瞥见过这个天下的容貌,但她凭着“听声辨位”的能力,成为一名精彩的冬季两项运发动;17岁失去右腿的巴西选手安德烈,虽然祖国终年无雪,但他却站上了最顶尖的冰雪赛场。

  幼年时因触碰变压器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杜海涛,活下来已是事业。在2010年温哥华冬残奥会上,作为19名参赛选手中唯一失去双臂的运发动,他在男子站式20公里越野滑雪竞赛中,无法借助雪杖平衡身体和控制偏向,最终依赖挪动双腿顽强而耐心地滑向终点,并获得第七名……

  在历届冬残奥赛场,只要你愿意谛听,这样的故事触目皆是,由于每一个登上冬残奥赛场的运发动,都有一份堪称传奇的履历,都活在健全人眼中的励志故事里。

  同样需要谛听的另有这些冬残奥运发动的心声。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所希望的与人相处的方式和所希望的这个天下的容貌。

  这更是一个需要至心感受的盛会。

  加入本届冬残奥会的近百名中国运发动所有为业余选手,职业有工人、农民、学生、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他们曾被“天主”“关上了一扇门”,冰雪运动则是为他们打开的一扇窗,无论他们在赛场上有着怎样的成就,这一份履历都将是他们人生中最名贵的财富。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生掷中的高光时刻,让他们知道,在他们或艰难或快乐前行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

  第二次天下大战竣事后,因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通俗人试图重新加入滑雪流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生长起来,最终促成了1976年的首届冬季残奥会。因此,冬残奥会被打下了更为深刻的祈愿和平的烙印。

  在历届冬残奥会上,不乏或惺惺相惜、或相扶相持、或相互关爱的悦耳画面,感受这些温暖瞬间,愿人类最真挚美妙的情绪能浇灭纷争的硝烟。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在未来9天时间里,让我们换一种视觉旁观这一冰雪盛会。(完)

【编辑:苑菁菁】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8916.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