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今年中国军费预算增速三年最高,专家:依然非常克制
针对还有一些外媒说,中国军费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目标,傅前哨反驳称,我们的军费增长是根据我们国防建设的需要来决定占比,这是非常正常的
中新网沈阳3月5日电 (记者 王景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简称“沈阳自动化所”)3月5日发布消息,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中,该所研制的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成功协助火炬手传递火炬,彰显了奥运与科技的融合理念。
在2022年北京冬奥火炬传递活动中,沈阳自动化所牵头研制的两台水下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水下火炬传递。
在冬残奥会上,该所科研人员继续发力,为火炬手彭园园“量身定制”了一款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她实现双手操作的梦想。在3月4日的火炬传递过程中,彭园园灵活运用该外骨骼机器人挥手致意,自如交接火炬。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GDP增长5.5%左右,外媒密集关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这一消息也很快引发外媒的密集关注和报道。
据悉,在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下,沈阳自动化所牵头研制出多款行为辅助机器人,在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制中,突破了人机神经接口技术,创新研制了贴合皮肤的多模态信息采集系统,准确解析受试者意念,实现了残肢与该外骨骼机器人间的自然操控。与此同时,突破了残肢功能再造技术,实现了外骨骼拟人化设计,确保手臂具备精细操作、负重操作能力。
据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研究室副主任赵新刚研究员介绍,此次活动展示的新一代行为辅助机器人系统,与人之间表现出一种和谐共存、优势互补的关系,为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学习带来了希望。
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多机器人跨域火炬传递技术研究与系统示范应用”课题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张弼称,在下步工作中,沈阳自动化所将继续依托机器人等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医疗、养老服务机器人等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手段助力健康中国。(完)
专家表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值得关注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雪冬对《环球时报》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外媒近来频繁炒作的中国地方债务危机问题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