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付费实习“黑中介”净化就业市场
甘楚林代表建议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面临庞大严重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高校结业生的实习履历。然而,企业实习时机“僧多粥少”,利益驱动之下,付费实习应运而生,并逐步生长成为黑灰产业。
天下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甘楚林注重到了这种征象。3月5日,他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调研中发现一些人力资源公司或机构职员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提供付费实习服务链接,明码标价实习“内推”,“2万元一个实习岗”“互联网大厂实习5万元包OFFER”“实习证实加4万元”。为了让简历“更悦目”,许多高校结业生不得不接受高昂的付费实习价钱。
中国两会吸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的文章认为,两会召开的同时,也能看到,疫情之下,中国仍毫不松懈推进民生建设,这才是真实的中国面貌。巴基斯坦《每日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每年中国两会,来自中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民生之策。
“把公正竞争变为赤裸裸的款项关系,加重了就业市场的‘内卷’,加大了社会就业焦虑,抑制了通俗家庭学生就业上升通道。”甘楚林说。
为此,甘楚林建议接纳措施净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促进良性公正竞争。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规范大学生实习市场。各地人社部门牵头,确立当地权威统一公然透明的实习信息宣布平台,确立分类的实习招聘用命程序和可操作指南,严禁提供收费实习行为,设立投诉举报有用受理途径。
甘楚林提出,要起劲开展实习就业市场网络专项羁系行动,严打付费实习“黑中介”。同时要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践的监视和治理力度,强化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保障学生实习效果和学生实习权益。
【编辑:叶攀】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