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金融降本增效 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黄盛)消费者随时随地打开手机App就可完成支付、小微企业可通过移动互联网申请融资服务……近年来,随着新兴手艺气力的创新应用,金融服务变得无处不在便利快捷。

  近期,人民网《人民会客厅——两会时刻》栏目,约请了天下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源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度小满首席风险科学家张俊,围绕手艺赋能金融行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生长等话题,连系2022年政府事情讲述举行了探讨。

  科技推动金融生长

  解决中小微企业难题

  周延礼示意,金融要服务好实体经济,要驻足于解决实体经济的难点、痛点。例如,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生长,金融工具要解决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经济稳固增进,实现稳中求进。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社会各界体贴的话题,缓解这一征象需要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当科技赋能金融服务,能够实现金融机构的降本增效。”张俊示意,互联网科技应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涯,也改变了市场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基本的缘故原由是风险把控问题。现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艺,极大推动了金融机构风控的能力。例如,提升金融机构精准识别小微企业的能力,洞悉小微企业的资金偏好。

  赵锡军以为,金融科技在赋能中小微企业时要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营运特点举行产物和服务的创新。在科技与金融连系后,金融服务于企业、住民的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金融服务的笼罩面越来越宽泛,成本也在下降。但中小微企业很少具有传统借贷所需的抵押品,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创新缓释风险的保障措施,使得金融服务既能相符金融营业风险控制的要求,又能够知足企业所需。

  “我们要创新中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融资的抵押担保方式,通过体制机制、金融工具、手艺手段、服务手段的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赵锡军说。

稳经济 促创新 惠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同日,国新办举行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

  周延礼示意,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上也有更大的实践作为。在他看来,金融服务的难点、痛点主要是在“最后一公里”。例如,要通过普惠金融逐步解决农民的金融服务普惠性、保障农民进城务工的住房等难题。

  强化金融科技治理

  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2022年政府事情讲述提出,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羁系,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羁系的条件下举行。对金融科技服务的治理要偏重哪些方面,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对此,周延礼以为,在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的历程中,稀奇是针对数据手艺的应用,既要保证应有的效应获得施展,又要防止数据泄露做好数据平安,把数据平安作为珍爱金融消费者利益的重中之重。

  “科技创新要坚持守正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以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创新。对于行使数据手艺垄断市场的行为,要给予严羁系。”周延礼说,在推进数字手艺康健稳固生长的同时,要驻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央,珍爱宽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使数字经济真正施展造福于宽大金融消费者的作用。

  “科技赋能金融服务,需要针对差其余生产谋划流动或消费流动场景来设计尽可能更多的产物,让金融服务场景更厚实多彩,能知足各个方面的需要。”赵锡军示意,在金融服务历程中,金融机构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客户画像,要做好风险预警和处置。并从宏观角度甄别风险,既能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又要通过宏观的风险识别,阻止统性风险的泛起。

  “虽然数据自己没有温度,但数字的背后是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是有温度的。”张俊以为,通过大数据、云盘算、AI等手艺应用,科技金融机构不仅能够提升服务效率,还能够通过产物触达更多的服务领域。依据数据对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的精准识别,把控资金有用放贷,更精准地识别潜在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时机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0015.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11:32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