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华人潮剧演员的“戏剧人生”

  新华社曼谷3月26日电 通讯:泰国华人潮剧演员的“戏剧人生”

  新华社记者王腾 宋宇

  黄昏6点,在泰国华裔较多的那空沙旺府一个偏僻墟落里,灯光四射,锣鼓开场,中国潮剧《洛神》正在暂且搭建的舞台上演。

  今年54岁的许庆安饰演《洛神》中的曹操,作为泰国“青囊玉楼春”潮剧团的老戏骨,这位来自广东潮州的老生演员,面临台下寥若晨星的观众,叹了口吻说:“天壤之别了。”

  回忆起20世纪90年月刚来泰国演出时的光景,许庆安说,那时潮剧团有100多人,演出时常有上千名观众,而现在潮剧团只剩30多人,观众有时比演员还少。

  75岁的伊尔坤祖籍广东,身着红色旗袍的她是台下屈指可数的观众之一。

  和伊尔坤差异,9岁的泰国少年素帕空·尼绒让听不懂潮州方言,却在台下看得入迷,作为潮剧团的粉丝,他说:“台上的演员很漂亮,像天使。”

  80余年前,“青囊玉楼春”潮剧团漂洋过海,来到泰国。作为泰国潮剧团中的翘楚,剧团曾受邀为泰国王室演出,也曾赴中国海南献艺。

新华视点|有关东航坠机事故的一些疑问,权威回应在这里

题:有关东航坠机事故的一些疑问,权威回应在这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处置已进入第6天。而本次事故中的B1791号飞机,机龄仅6.8年,共计飞行8986架次,没有达到机型适航指令标准中“拨叉”部件最严格的检修标准——22600个飞行起落。

  许庆安说:“剧团名字中的‘青囊’是指演员的行囊。”现在,一辆卡车就能装满剧团的所有家当,从曼谷的永远戏台,到四处走穴的戏班,“青囊玉楼春”的变迁也折射出潮剧在泰国面临的逆境。

  潮剧的观众多为年长的泰国华人,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古老戏剧艺术的受众逐渐削减。泰国现在只剩约30个潮剧团。

  “新冠疫情让剧团雪上加霜,曾经每年平均300场的演出,现在已不足百场,”泰国潮剧公会副主席、“青囊玉楼春”潮剧团团长吴桂德说,潮剧不仅是源自中国的古老戏曲剧种,也是毗邻千万万万泰国华人的精神纽带,自己只要另有一口吻,就会坚持将潮剧发扬光大。

  演员的流失,同样制约着潮剧在泰国的生长。

  对于66岁的第三代华裔陈素鸾来说,这是她登台演出的最后一年。作为剧团最年长的演员,她8岁时因家境清贫被怙恃送进剧团学艺。剧团给了她怙恃一笔钱,签下8年条约。

  陈素鸾至今仍戴着带有怙恃照片的项链,她说,自己并不记恨怙恃,由于是他们给自己找到了热爱的事业。

  在泰国绵延百年的潮剧,未来将没入历史的年轮,抑或焕发新的荣耀,是留给这一代潮剧人的命题,而81岁的泰中戏剧艺术学会首创人庄美隆试图给出他的谜底。

  确立40余年的泰中戏剧艺术学会,正起劲推动潮剧本土化生长。“我们一方面实验将泰语融入潮剧演出,让更多泰国观众易于接受,一方面设计在曼谷确立中国戏曲学校,培育包罗潮剧演员在内的专业人才。”庄美隆说,纵然整个行业正在凋零,他也刻意为后裔保留这门艺术。

  午夜时分,舞台上的灯光熄灭,许庆安脱下戏服,钻进两平方米的帐篷。几天之后,他将追随剧团赶赴下一个演出地址,在这座流动舞台上,继续他的“戏剧人生”。

【编辑:】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2240.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27日 02:35
下一篇 2022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