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报14起骗保典型案例 个人骗医保基金 情节严重将入刑

  本市转达14起骗保典型案例
  小我私人骗医保基金 情节严重将入刑

  本报讯(记者 解丽)昨日,市医保局转达14起参保小我私人伪造变造票据骗保、冒名就医、转卖药品等相关典型案例。市医保局强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视治理条例》已于去年5月1日正式实行,这14起典型案例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医疗保障治理秩序,危害了宽大人民群众的亲身利益,依法依规予以重办,严重者还会涉刑。

  为连续牢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视治理条例》宣传成效,强化参保人法制意识,市医保局选取了近年来14起典型案例。通过梳理,北京青年报记者注重到,14起典型案例中,持本人及其拾到的社保卡开药倒卖骗保、伪造变造票据骗保、将社保卡借由其母亲使用、使用子女社保卡冒名就医、行使他人电子医保凭证冒名就医等行为均在其列。

北京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

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据悉,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视治理条例》,小我私人有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行使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时机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情形之一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职员的,暂停其医疗用度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

  同时,小我私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实行了前款划定行为之一,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或者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购药的;或者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实、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或者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方式,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除遵照前款划定处置外,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尤其是骗保行为相符诈骗罪的刑法划定,另有可能被判刑!”相关认真人强调。

  市医保局提醒每一家定点医药机构、每一位参保职员,维护医保基金平安,人人有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实时向医保部门举报,医保部门查实后将按划定予以奖励。

【编辑:陈文韬】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5156.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4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