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脂质外壳结构首次揭示

  新冠病毒脂质外壳结构首次展现
  或是抗病毒药物主要新靶点

  国际战“疫”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4月26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25日揭晓在《脂质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英国卡迪夫大学科学家首次详细说明晰新冠病毒脂质包膜的分子组成,并示意它可能成为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新靶点。

  领会新冠病毒脂质包膜的组成可辅助实现选择性的治疗靶向,同时阻止损坏宿主细胞膜。研究职员预测,与刺突卵白差异,包膜不会受到病毒突变的影响,以是它将是一个始终如一的靶标。

外交部发言人就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27日就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有记者问:据报道,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自杀式恐怖袭击,请你介绍有关情况和中方采取的应对措施。

  此次,研究团队使用质谱仪确立了一张新冠病毒的脂质包膜的详细图谱,发现它主要由磷脂组成,但与康健的宿主细胞膜差异,它含有异常少的胆固醇。这些发现解释,有时机通过药物治疗靶向口腔中的病毒,而不会对人体自身细胞造成附带损害。

  此外,为了测试一种含有外面活化剂(一种损坏脂质的化学物质)的含漱液是否可降低口腔中的感染性,研究职员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举行了一项小规模的临床试验。

  在这项试验中,27名患者接受了4种差异类型的口腔漱口水中的一种。这4种漱口水中,两种含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一种含有聚维酮碘,另一种含有心理盐水。

  试验发现,所有4种含漱口水在漱口后1分钟都降低了唾液中的病毒载量。最有用的是含有CPC和肉豆蔻酸异丙酯的漱口水,接受该种漱口水的患者在首次冲洗后的60分钟内,险些没有发现口腔中存在活病毒。其他含有聚维酮碘或无菌盐水等化合物的配方降低病毒载量的效果最差,仅在60分钟时才显著施展作用。而含有CPC和苯甲酸盐的漱口水没有显示出持久的效果,病毒载量仅在1分钟内显著降低,由于苯甲酸盐降低了CPC杀死病毒的能力。这解释配方是“要害”。

  研究解释,在医疗保健环境中,特定配方的漱口水可靶向脂质包膜,从而在一定水平上限制新冠肺炎流传,它也可能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熏染病毒的有用途径之一。

  研究职员忠告称,漱口水不能针对下呼吸道中的任何病毒。然而,现在尚不清晰新冠病毒是上呼吸道照样下呼吸道熏染引起的。

【编辑:】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6299.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