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白洋淀“守鸟者”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石家庄5月1日电 题:白洋淀“守鸟者”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白明山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华北明珠”白洋淀生态延续改善。白洋淀是野生鸟类在华北中部的主要栖息地,飞鸟种类的增添从侧面印证了生态延续向好。

  得益于“守鸟者”延续多年的野外珍爱、考察、监测,他们为研究白洋淀生态转变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记者采访了三位“守鸟者”,看看他们有怎样的酸甜苦辣。

  齐明:始于责任 终于热爱

  考察、拍摄、巡查、纪录……18年来,这是齐明事情的一样平常。作为河北省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治理中央的一名事情职员,与飞鸟打交道是他事情的主要内容。

  春天干燥多风,夏日闷热湿润,秋季荒草拦路,冬季雪天路滑,对于齐明来说,每个季节都有差其余感受。

  白洋淀地域较广,植被茂密。齐明说,“一年四序巡护,最难受的是炎天,白洋淀水环境容易滋生蚊虫。这些蚊虫趴伏在芦苇丛中,看到‘猎物’来了,格外‘热情’,花露珠、风油精都不顶事,一巴掌拍死几只蚊子是常事儿。”

  “我现在都有‘免疫力’了!”齐明笑着说,刚事情的头几年,蚊虫叮咬后很痒,起脓包。再过了几年,蚊子咬后虽然痒,然则不怎么红肿了。

  从事白洋淀鸟类科研珍爱十多年,齐明把这个事情从责任酿成了兴趣,节沐日休息时,他也经常开着私人车去野外观鸟、摄影、纪录。

停摆月余的吉林市最大蔬菜批发市场“重启”

(记者 石洪宇)记者1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的吉林市东北亚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重新营业,当地果蔬供应将更为充足,品类更加丰富。据悉,这个市场负责吉林市90%的蔬菜粮油等食品供应,但此前受疫情波及停业。为“保卫”疫情期间的蔬菜供应链,吉林市在第30中学旧址设立了临时果蔬交易中心。

  2019年11月,齐明被安新中学聘为“校外指点员”,多次就野生鸟类珍爱开展讲座。2020年5月的一次线上直播讲座,点赞次数到达20多万次。

  周龙山:护鸟自愿者的开心事

  今年58岁的周龙山是一名小学先生,同时也是一名白洋淀护鸟自愿者。

  “早晨,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到淀区举行巡查,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周龙山说,淀区一样平常是小路,经常沿着堤坝、堤埂,异常难骑,有时刻遇到泥泞的小路,扛着自行车,蹚水已往,弄得全身是泥。

  周龙山说,从小在淀边长大,白洋淀生态的改善,自己有亲身感受。今年在淀区觅食的白瑟鹭比往年多,前几年是20多只,今年考察到了80多只。

  “除了拍摄考察,最开心的是救助飞鸟。”周龙山说,今年4月7日早晨,我骑自行车巡查时,发现了一只国家二级珍爱动物鵟,由于脚上绑着绳子挂在了树枝上,正痛苦挣扎。我赶忙通知了其他爱鸟人士,在人人的配合起劲下,救下了鵟。喂水喂食后,鵟恢复体力,我们在离原地不远的地方举行放生,鵟的航行姿态、航行速率都不错,救助圆满乐成。

  “鸟类也是有灵性的动物,你珍爱它,它也尊崇你。”周龙山说,爱鸟护鸟是我们的责任,现在有许多鸟类拍摄者,希望人人在拍鸟的历程中不要打扰鸟类,不能为了拍摄成了“赶鸟人”。

  马九洲:对鸟类有着天生的喜欢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马九洲对鸟类有着天生的喜欢,从小就喜欢看种种鸟类在淀里嬉戏。现在,作为安新县圈头乡政府一名事情职员,护鸟也是他的事情之一。

  一些群众有捕鸟的陋习,他和同事在鸟类出没多的地块制作鸟类珍爱的警示牌。2020年8月,他在圈头乡桥东村组织“我为小鸟安家”的爱鸟流动,有爱鸟自愿者、热心群众、在校学生60多人加入,安放鸟窝300个。用这种体例鸟窝、安放鸟窝的流动增强人们的爱鸟意识,社会回响很好。

  一次在淀巡查时,他发现两个鸟窝,内里都有鸟蛋。鸟窝在航道旁边,容易被发现,为了防止鸟蛋丢失,他找来了四周的两个渔民,在打鱼的同时给予珍爱,过了15天,小鸟乐成孵化。

  “进入鸟类迁徙时节,为防止有人盗捕,巡查时经常冒着严寒、踩着薄冰。走在冰上,听着脚下‘咔咔’的声音,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总怕掉冰窟窿里。”马九洲说,每当看到淀里鸟儿自由觅食,自豪感马上涌上心头。珍爱鸟类,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辑:姜雨薇】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6812.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5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