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日报丨格莱美制定新规则,音乐行业正在接受AI?

作者 | 万翛          编辑 | 范志辉

憎恶AI创作的音乐人可以暂时松一口吻了。

世界今日报丨格莱美制定新规则,音乐行业正在接受AI?
(资料图片)

此前,一首以Drake、The Weekend声音为原型的AI天生歌曲《Heart on My Sleeve》在外洋走红,被以为是AI音乐的第一首出圈之作。虽然厥后这首歌因全球音乐施压被各大平台下架,但似乎饱受争议的AI取代人类音乐创作正在成为现实。甚至有人郁闷,AI音乐的下一步可能是获得格莱美奖。

最近,格莱美主理方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更新了一系列评选规则,在涉及AI音乐的条款中给出了谜底:参选作品可以使用AI元素,但完全由AI天生的作品则没有资格获得任何奖项。也就是说,至少从格莱美的新划定来看,AI还无法取代身类。 

此举一出,虽然遭到许多网友的否决和质疑,但不得不说,格莱美的态度简直契合了当下西欧音乐行业对AI创作的态度。不外,面临AIGC的滔滔浪潮,音乐行业着实也在默默行动,选择打不外就加入了。

AI可以赢下格莱美吗?

在加速生长的AI手艺眼前,人类创作者的郁闷不无可能,而格莱美为代表的行业亮相也算是一颗放心丸。 

规则中划定,“格莱美奖旨在表彰卓越的创意。只有人类创作者才有资格被提交思量、提名或赢得格莱美奖。” 

虽然参选作品可以含有AI辅助,但格莱美划定,作品中人类创作者的部门必须是“有意义”的,且与竞选奖项有关。好比,若是是参选歌曲创作类奖项,人类创作者就需要在音乐或歌词方面有显著的孝顺,若是是演出类,那么人类音乐人也需要有“有意义”的介入。

同时,要想获得年度专辑种其余提名,创作者对专辑的孝顺至少需要在20%以上,才有资格。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反而没有这样的划定。在已往,任何制作人、词曲作者、工程师或专辑中的特色艺术家,都可以获得年度专辑提名,纵然这小我私人的孝顺很小。 

现在AI当道,虽然唱片公司对于AI侵权的问题显得格外忧虑,但格莱美主理方CEO兼总裁Harvey Mason Jr.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业界需要接纳AI并确立尺度,以顺应人工智能对艺术界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对于这一新规,网友大多示意了质疑或否决。Abacus.AI团结首创人兼CEO Bindu Reddy以为,这是一种对AI的歧视,是人类对竞争的逃避,“我们不惜牺牲创新和创作力为价值、逃避竞争的天性,似乎又在起作用了。”

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的部门网友以为,这个规则并欠好执行。随着种种AI辅助的创作软件频出,从作词、作曲、演唱甚至混音编曲都有AI可以举行辅助,想要完全清扫AI险些已经成为不能能的事情。由于人类音乐和AI音乐的界线相当模糊,也很难识别,“若是我用ChatGPT写歌词呢?你怎么会知道是不是我写的?重点是,怎么划定这条线,怎么执行?” 

尚有网友郁闷,AI科技又将成为主流艺人的另一项垄断性优势。

究竟,主流唱片公司有资金研发、投资更尖端的AI手艺,用于提高音乐的展现力,从而与自力音乐人拉开差距,这在事实上已经发生。虽然音乐的利害和手艺没有一定关系,但不得不认可,主流唱片公司和艺人对AI手艺的探索相当努力,而且简直打造了自己的一些优势。 

好比就在本月,披头士乐队昔日主干保罗·麦卡特尼在宣布将用AI手艺提取约翰·列侬的声音,制作“最后一张披头士乐队的唱片”。此前,收购了AI语音公司Supertone的HYBE也在本月推出了人工智能艺人MINDNATT,这相当于韩国著名民谣歌手李贤的数字兼顾,辅助李贤的歌曲《Masquerade》推出六个外语的版本,尚有歌曲甚至是女声的版本。《Masquerade》在YouTube上仅7天就跨越了75万旁观,还获得不少西班牙语粉丝的谢谢。

音乐先声听了中文版本,感受虽然中文发音简直算相对尺度,但听上去格外没有情绪,而且某些重音仍令人感受不自然,像是念白而不像歌曲。若是要做到更自然的效果,信托还需要事情职员在歌词和语气表达等方面针对差异语言文化再下功夫,但云云飞速的提高已经足够令人不安。 

犹如Harvey Mason Jr.在采访中说的那样,“被AI音乐打乱阵脚而不去面临是不能取的,对于AI在接下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的未知影响,令我有些犹豫和郁闷。但我完全知道,这一定会成为音乐行业、艺术圈甚至整个社会的一部门。”

音乐行业已在担忧中接纳AI音乐

格莱美的态度和音乐行业的态度也是一致的:接受AI作为创作者辅助工具,而不是人类音乐的替换品。

在今年,全球音乐多次强调天生式AI的生长将引发的版权问题,并在有人使用旗下艺人Drake的声音制作歌曲并走红后,第一时间要求平台下架了歌曲。代表唱片公司利益的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还团结数十个音乐行业组织确立了新的行业同盟“人类艺术运动”(Human Artistry Campaign),监视AI的使用和开发不侵略到人类文化和艺术。

天天速读:《芈月传》被下架?主演中有两位劣迹艺人,能挺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只管云云,全球音乐并非抵制这门手艺,而是努力将天生式AI作为工具,辅助公司营业生长。 

近两年,全球音乐旗下厂牌Ingrooves Music Group就致力于让AI辅助营销流动自动化、识别高价值受众,以及展望高价值社交媒体受众行为,并在这方面已获得3项专利。上月,全球音乐还与AI声音初创公司Endel确立战略相助关系,以创作“AI助力、音乐人驱动的功效性音乐”。此前,这家公司已获得华纳音乐、索尼、AVEX、Royalty Exchange等音乐相关公司的投资。

同时,三大唱片为代表的音乐公司还投资或收购了不少AI创作平台。去年,全球音乐投资了AI辅助音乐创作平台Soundful;与此同时,华纳音乐投资了AI辅助音乐创作平台Lifescore,索尼音乐推出了AI辅助创作平台Flow Machines。 

近期,Believe旗下平台TuneCore也宣布阻挡完全由AI天生的音乐。据Believe透露,Believe正在与AI公司相助,可以99.9%的准确率监测AI天生的音轨;与此同时,Believe也在探索将AI天生的音乐变现,反哺其使用过的版权内容(如声音演出)。 

虽然全天下都想要在AI的生长上占得先机,但由于AI模子训练需要大量人类的创作内容,其肆意生长很容易侵略到版权方的利益,因此风险治理同样主要。 

而在立法层面上,各国的态度不尽相同,甚至是相左的。

其中,欧盟或许是态度最为守旧。作为最早以立律例范AI的区域,欧洲议会已于本月表决通过《人工智能法案》(AI Act)授权草案,并将于2024年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立法。该法律以“确保欧盟使用的AI系统是平安、透明、可追溯、无歧视、环保”为目的,将对种种AI手艺举行差异水平的羁系,但详细将落实到什么水平尚未可知。 

与欧洲的郑重态度截然相反的是日本。在这里,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和企业,都显示出了对ChatGPT的粘稠兴趣。今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大臣永岡桂子明确示意,日本政府以为,纵然是商业用途,使用受版权珍爱的内容训练AI并不违反版权法。今年,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市已经试图将ChatGPT周全引进地方政府举行公务。

相比之下,英美则是试图在风险和时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英国在今年3月公布了名为《支持创新的人工智能羁系方式》(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 AI regulation)的白皮书,但也仅仅是为羁系机构提出一些指导原则。而美国虽然公布了《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框架1.0》,为相关机构设计和治理可信托的人工智能提供一个治理框架,但迟迟没有提出与羁系相关的周全立法;直到本月,美国国会似乎终于意识到其风险,两党配合提议设立国家AI委员会,举行相关立法。

只管各国执法的态度还暧昧不明,但AI音乐领域的融资已经如火如荼。 

仅在上月,就有跨越5起AI音乐相关的投融资事宜,包罗:音乐科技初创公司Cyanite 收购AI采样平台Aptone;天生式AI驱动的音乐初创公司BIDBOX.IO已完成一轮种子融资,获得了来自Forerunner、super初创事情室和Ulu Ventures的700万美元融资;AI音乐流媒体平台WAVs AI从加拿大风投Regal Investments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AI分轨公司AUDIOSHAKE从PeerMusic等多家音乐公司筹集270万美元种子轮资金。 

犹如上文所说,不少主流音乐人也在努力拥抱AI手艺。总是走在科技前沿的加拿大歌手Grimes不仅没有郁闷自己声音被侵权,还自动与AI平台Elf.Tech相助,让所有平台用户可以使用Grimes的声音,条件是分享歌曲50%的录音版税。

Elf.Tech主界面

现在,Grimes已和自力音乐刊行平台TuneCore杀青相助,让音乐人可以在使用Elf.Tech举行创作后,作品可以一键分发到所有主要流媒体平台。

结语

若是说政府和音乐公司还需要在风险与时机中寻得一个平衡,那么音乐人岂论从好奇照样恐惧的角度,都有理由实验一下AI创作工具。 

事实上,已经在使用AI的音乐人比例或许比我们想的要高得多。据Ditto Music今年4月公布的研究,Ditto Music在1200多名考察用户中发现,有靠近60%的音乐人已经在使用AI,用途包罗制作专辑封面、混音、创作。 

但AI在能够分管各项事情的同时,也取代了一些人的事情。“母带工程师将是第一个脱离的,然后是混音师”,YouTube音乐名人兼资深制作人Rick Beato云云表达了对录音行业的担忧,他还展望,人工智能混音/母带工具将可以模拟任何人的气概。 

有了这些改善各个音乐制作环节的AI工具,要识别或杜绝AI是否介入创作已经成为难事,加上AI辅助创作的使用已经逐渐主流化,若是没有政府的强制干预,否认AI创作险些已经是不能能的事情。 

云云看来,格莱美的新划定或许并不暧昧,而是在坚决地声明,无论AI手艺若何生长,音乐艺术仍必须是人类的特权!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相助,请联系我们。

要害词: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74038.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3年6月26日 15:28
下一篇 2023年6月26日 16: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