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读者谈米兰・昆德拉:我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再是为“赶时髦”

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中新社上海7月14日电 题:年轻读者谈米兰・昆德拉:我读《不能遭受的生命之轻》不再是为“赶时髦”

  作者 谢梦圆 任新月

  在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逝世新闻传来的第二天,走进上海市静安区作家信店的第一位客人要找的就是《不能遭受的生命之轻》,“我中学时是为了‘赶时髦’读的,没太读懂,但‘长大’让人有再次阅读这本书的契机和感动。”“95后”女生张梦婷(假名)说。

年轻读者谈米兰・昆德拉:我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再是为“赶时髦”

  7月12日,据路透社援引捷克公共电视台12日报道,作家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他于1929年出生于捷克,于1975年移居法国,2019年12月,重获捷克公民身份,代表作有《不能遭受的生命之轻》《生涯在别处》《不朽》等。

  回忆起与昆德拉的“初遇”,她露出一丝笑意,“我中学的时刻第一次接触到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那时班上的‘文艺青年’都盛行看拉美作家的书,《不能遭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一下就脱颖而出了。”

安徽黄梅戏韵响海外将再续“前缘”

中新社合肥7月17日电题 安徽黄梅戏韵响海外将再续“前缘”。连日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何云一边忙着演出,一边排练黄梅戏经典选段《天女散花》《谁料皇榜中状元》,她将于9月跟随安徽演艺集团组建的演出团赴葡萄牙开展文化交流演出。近期同样忙碌的还有皖籍旅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北美小芳黄梅艺术团团长陈小芳,她正紧锣密鼓地排练黄梅戏《中国戏家乡情》,计划今年下半年在美国推出专场演出,安徽黄梅戏韵响海外将再续“前缘”

  年轻的伙计邹正香告诉记者,自己也读过米兰・昆德拉的两本书,来到书店事情后,发现昆德拉的书一直很脱销,尤其受年轻人迎接,“我之前也有许多疑心,然后会去书里寻找谜底。我想这些年轻读者们也是想通过昆德拉的书去获得解决逆境的设施或者获得一些启发。”

  作家信店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开办,不大的店面内陈列的外国文学作品在数目上并不占优势,而其中就有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我们选书的时刻也会思量读者的偏好,米兰・昆德拉的书一直较受关注和喜欢,以是书店一直都有他的作品。”华语文学网总编辑、上海作家俱乐部有限公司总司理刘运辉告诉记者,自己作为读者,也对喜欢作家的逝世感应惋惜。

  “我还记得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生命像羽毛一样轻,但有着难以遭受的重量’,我以为书里的医生把想象酿成现实后,感受到的荒唐和无聊,对照能契合年轻人容易渺茫彷徨的心理。”然而,这本书对于初中生来说,也许过于艰涩难明,张梦婷坦言当初并没有把书读懂,“我感受这本书的阅读门槛对照高,可能需要专业的先生带着入门。”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就是这样一位“率领”阅读的先生,“他的作品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许多学生会都以为《不能遭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很难明,离我们的生涯很远,但你深入以后,会发现每小我私人面临的生涯难题都能在其中找到。”除了将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带入大学课堂,杜素娟还在某视频平台上解读了《不能遭受的生命之轻》,“从平台数据上看,年轻人都很喜欢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是由四小我私人物组成的‘多重奏’故事。托马斯的故事,是围绕一个焦点逆境睁开的,那就是‘自由和约束’‘权力和义务’‘个性与规训’等对立统一的命题。而关于特蕾莎的故事,在授课历程中,我会突出女性自我意识这一点。”

  在杜素娟看来,米兰・昆德拉对年轻人的生涯有许多启示,“我以为米兰・昆德拉的生命自己是有分量的,他缔造了那么多能直击个体心灵的作品。而每小我私人实在也要过有分量的人生,我们可以从昆德拉的生命当中获得启发,好比坚持自我。”(完)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76467.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3年7月21日 21:28
下一篇 2023年7月21日 22: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