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题材影视唱响强军战歌

  作者:杨洪涛

  八一建军节即未来临,人民军队已经走过96年绚烂岁月。一直以来,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深受观众喜欢,作品中充满信仰气力、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性之光的故事,主要猛烈、张力十足的战争排场,英武挺秀、忠贞不屈的武士形象,都给观众带来心灵震撼、审美愉悦和视听享受。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始终是主流影视创作的中流砥柱。

军事题材影视唱响强军战歌

  电视剧《大决战》剧照 出品方供图

  抒写图国忘死的战争叙事

  中国军旅文化崇尚“图国忘死,贞也”的民族气节,强调“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整体意识,推许“师出以律”“和军一心”的严正纪律。只有深刻融会中国军旅文化,领会人民军队的性子、宗旨和义务,才气捉住军事题材影视的灵魂,如《古田军号》《血战湘江》《绝命后卫师》等,讲述了我军面临艰难险阻,坚守信仰,锲而不舍探索革命真理与出路的特殊历程,回覆了人民军队“为何作战、为谁作战、怎样作战”的基本命题。

  军事斗争是军事题材影视创作的焦点和作品走向深刻的点睛之笔。对军事斗争的全方位展现,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焦点竞争力,只有贴近实战,营造真切的战争环境,才气让观众陶醉其中。《长津湖》《金刚川》《大决战》等作品里那些史诗般的战争排场,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勇猛顽强的革命意志,极大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上兵伐谋。”军事斗争中的战略战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导致战斗历程既悬念迭出又瞬息万变,为故事的讲述增添了许多变数和反转,也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艺术显示和想象空间。如在《大决战》《跨过鸭绿江》等作品中,有许多敌我双方在指挥部和前沿哨所剖析战况、制订攻守方案的情节,让观众加倍领会战争的情形,也为我军指战员的军事才气所折服。

  在反映我军各个历史时期军事斗争的作品中,武器装备都是渲染军事气氛、营造视觉特效的利器,如《金刚川》里,地空之间大炮飞机的战斗电光石火,《长空之王》里,显示我军高科技实力的隐形战机直冲云霄。军队考究“人装合一”,兵员与装备融为一体才气在战场上天生最大的战斗力,正如《长空之王》里的台词所言:“请像熟悉自己身体一样熟悉飞机。”武器被赋予武士意志,甚至被视为武士身体的一部门,战争的胜利要依赖战略战术与武器装备的有机连系。《偷袭手》里的自愿军战士面临装备和补给远胜于自己的敌军,依附过硬的战术、“人枪合一”的军事素质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最终战胜了狂妄狂妄、不能一世的敌人。

  塑造有血有肉的武士形象

  中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塑造了许多经典武士形象,如李向阳、王成、吴琼花、姜大牙、李云龙、许三多、伍千里等,他们是革命武士的化身,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进。由于肩负特殊使命,武士养成了他们怪异的头脑方式和行事作风,“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这些作品塑造发兵味十足的革命武士形象,角色的外貌、话语和行为举止贴近武士本色,男兵威武阳刚,女兵英姿飒爽。眉宇之间的英气、赴汤蹈火时的硬气、舍生忘死的英气、忠肝义胆的侠气、自力重生的节气、艰辛奋斗的志气和敢于胜利的底气,配合成就了角色永不褪色的革命气节。

讲好检察故事 弘扬法治精神

日前,首部以检察机关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为题材的电视剧《公诉》,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播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人民检察官的职业精神是新时代检察题材影视作品的灵魂。

  好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在塑造武士形象时,善于把凡人的七情六欲甚至有时犹豫怯懦的心理赋予角色,然后用足够令人信服的戏剧桥段和情节铺陈,誊写角色从通俗人发展为革命武士甚至战斗英雄的历程。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特战荣耀》里的燕破岳、《王牌军队》里的高粱、《长津湖》里的伍万里等,他们在人民军队里发展、成熟,经由革命熔炉的频频淬炼之后,终成钢铁战士。

  好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总是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质感和通俗人的意趣、情怀,注重对人物性格和处事气概的生动展现,从还原本真的角度出发,再现他们若何一步步走向高尚。如《特级英雄黄继光》讲述黄继光从苦水里泡大的农村娃发展为特级英雄的历程,生动诠释了“通俗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好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能够深入展现武士深沉宽阔的情绪天下。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武士情绪天下里有着特殊的“风花雪月”——那是以身许国、死尔后已的家国情怀,是驻守边关时对家人的忖量,是天南地北时对爱人的悬念,是命悬一线时战友的生死相托。这其中,一起扛枪、一起耐劳、一起履历生死生死磨练的战友谊最值得大书特书。《长津湖》里的自愿军老兵“雷公”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吸引敌军器力,掩护战友。这样令人难忘的武士形象,总是从性格塑造走向人格塑造并最终完成信仰塑造,观众也从情绪认同走向角色认同并最终发生信仰认同。

  好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善于描绘英雄群像,注重对爱国主义、整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深度挖掘和立体出现,展示人民军队“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的军事素养,塑造“能接触、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形象。无论是《亮剑》里的自力团、《长津湖》里的钢七连,照样《偷袭手》里的英雄五班,都显示出壮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军事题材影视唱响强军战歌

  影戏《长津湖》海报 出品方供图

  展现人民军队的绚烂历程

  推进政治建军、改造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聚焦强军目的,是军事题材影视创作更深条理的意义与价值。近年来,面临国际军事斗争形势的风云幻化,军事题材影视创作锚定未来高科技战争,推出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如《决胜零距离》《深海利剑》《陆战之王》《和平之舟》《〈我们这十年〉之〈砺剑〉》等,显示出我军增强练兵备战、提高打赢能力的顽强刻意。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要有历史名目、战略头脑和国际视野。好的创作者应该是军事专家,能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考察思索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的使命和义务。《长津湖》《金刚川》《跨过鸭绿江》《〈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浴血无名川》等作品都在影片中论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一拳开,省得百拳来”的战略意义。这些作品不仅讲述战争故事,而且论述了战争对和平、对国家生长、对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涯的深远影响。

  能战,方能止战。所谓“止戈为武”,拍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不是为了张扬战争而是为了守望和平。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气国安。在展现我军96年建军史的海量影视作品中,有太多震天动地的经典战争,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有太多感天动地的拥军故事,而强军备战、守卫和平始终是时代主旋律。

  “清亮的爱,只为中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是一座精神富矿,相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定要求;也是一座艺术富矿,能够通过惊心动魄的军旅故事打悦耳心、愉悦感官。“兵者,国之大事也。”军事题材影视创作者应该自觉肩负起文化责任,创作更多具有中国军事特色、中国军队气派和中国武士气概的影视作品,为实现强军目的,周全建整天下一流军队鼓与呼。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张晓荣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80095.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3年8月21日 14:38
下一篇 2023年8月21日 14: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