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家族对北京地铁男搭客死因无异议,急诊大V:我有)
【文/观察者网 童黎】“北京地铁站45岁男销售猝死,家族对死因无异议,但医生有异议!!!”25日晚,微博大V@急诊夜鹰 的发帖获得大量转发及关注。
@急诊夜鹰 在帖子中重提了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等人在北京地铁发生的猝死案例,质疑地铁方“拒绝”企业和小我私家捐赠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这一“抢救神器”,在明知心脏骤停有用抢救措施的情形下“装傻”。
很快,北京地铁内未配备AED的征象引发网络热议,“少做少错”、“施救责任”等问题更是网友们讨论的重点。而这已经不是北京地铁第一次身陷类似风浪。
社交媒体截图
@央视新闻 提议AED相关投票
北京地铁:现在所有站内均未配备AED
观察者网注意到,引发微博大V这次指责的,是当天(25日)刚刚在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发生的一起不幸事宜。
据北青-北京头条客户端报道,这天早岑岭时代,一名45岁的男搭客在扶梯处突然晕倒,“公交警务事情者、地铁事情职员及热心群众热心协助施救”。30分钟后,抢救职员到达现场,该男子送院抢救无效殒命。
报道末端指出,“对于死由于猝死,家族示意无异议。”
图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在@急诊夜鹰 提及的这篇新闻报道中,并未说明站内施救是否曾使用AED紧抢救助装置。
不外,观察者网者拨打北京地铁96165服务热线证实,现在所有站内均未配备AED。至于是否有配备设计,地铁方仅示意“现在正在协调中”。
而研究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由于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心室颤动,在地铁车站等公开场合设置除颤仪,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用手段。多一种施救手段,往往也会让病人多一分生的希望。
与此同时,@急诊夜鹰 在帖子中称,金波2016年在呼家楼站猝死案例引发普遍关注后,北京地铁“武断拒绝”过多个企业和小我私家捐赠AED,去年也消极回应了“愿意提供AED并卖力部门治理”的中国红十字会。
确实,2019年11月,又一名男性搭客在北京地铁2号线心脏病突发,经群众、地铁事情职员、抢救职员抢救无效殒命,其所在车站无AED。“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方账号转发这则新闻并留言:逝者安息,真切希望@北京地铁 能“允许”红十字会在地铁公开场合安装AED,防止此类事宜再次发生。
几天后,《北京商报》也曾在《AED离我们有多远》一文中提到,北京向阳医院心脏中央副主任医师田颖曾团结从事AED行业的同伙试图捐助AED给北京地铁,但最终未能成行:“那时和地铁相关部门联系,他们示意没有政策、没有地方放、没有允许,最后就没做下去。”谈起AED,望京站等多个地铁站事情职员示意,“没有,听都没听说过。”相比之下,北京的机场和不少阛阓配备有AED。
但事实上,关于北京地铁没有AED的质疑,并非这两年才有。2016年金波去世后,就有多家媒体报道过“AED缺失问题”。
2019年3月,29岁的张先生在地铁昌平线昌平东关站内倒地猝死,之后家族向地铁公司索赔130多万,一审被驳回所有诉讼请求。讯断指出,地铁站未配备AED,不存在违法过错。
同年8月开庭审理时,曾在2018年携带AED走上天下两会委员通道的敖虎山向人民政协网提出,上下班岑岭期地铁人流异常麋集,很容易泛起心脏骤停的情形,以是地铁站应该优先安装AED,并对事情职员举行心肺苏醒术培训。
“我也很新鲜,为什么(北京)地铁到现在还不装(AED)。实际上我们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也专门和北京地铁联系过,为他们专门做心肺苏醒培训,可总是得不到很好的反馈。那么大的人流量,若是事情职员包罗实习生、志愿者接受了心肺苏醒术培训,患者泛起心脏骤停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其救过来。可到现在为止,(他们)没这样做,除颤器(AED)也没有,我几问北京地铁向导,你们在想什么?!”敖虎山说。
男子被错误的录入“全国犯罪信息库”,“背锅”13年
男子被错误的录入“全国犯罪信息库”,“背锅”13年,犯罪,资源库,新乐,张拴虎,信息库
敖虎山在委员通道上呼吁在公开场合设置AED图自人民政协报
他还强调,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小我私家死于心脏性猝死。患者泛起心脏性猝死之后留下的抢救时间窗异常短,有“黄金4分钟”之说,每跨越1分钟,生计几率会下降10%,跨越10分钟,患者生还率基本为0。
同年11月,中国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猝死,网络上也曾掀起一阵有关AED的讨论。
装了AED,你敢用吗?
北京地铁在2020年下半年依旧无AED的现状,让不少网友感应惊奇。近年来,AED进驻杭州、南京、长沙等地地铁的新闻已经屡见报道。
社交媒体截图
2018年5月《长沙晚报》:“救命神器”亮相五一广场地铁站 长沙公开场合将陆续投放
8月28日,南京地铁实现全线网车站AED装备全笼罩。 图自@南京地铁
有声音以为,重点公共场合AED缺失或许与“少做少错,不做没错”的心理有关。
社交媒体截图
而对于AED“普及难”的问题,《北京商报》援引AED销售者剖析称,“许多地方都是怕麻烦”。对于许多企业来说,AED的投入只是第一步,每年的装备维护及响应的AED配套培训、抢救团队构建、平安政策制订都是摆在面前的“坎”。
还有人提出,若何使用这件抢救装置,也可能让现场人士心存挂念。
诚然,在不少专业职员眼中,AED是救人“傻瓜机”,会自动剖析患者的心电图,若是属于其他病状就不会充电,不从事医务事情的使用者凭据语音操作即可。但对于绝大多数通俗民众来说,AED照样台生疏而“神秘”的医疗器械,不敢容易触碰,亟需科普。
而在猝死事宜频发和一片争议声中,去年10月,北京市卫健委相关卖力人示意,将行使3年时间在包罗全市390余个地铁站在内的公开场合根据尺度设置AED装置,并出台相关尺度。
及至今年1月,北京市卫健委相关卖力人又向新京报透露,北京今年将发力推进AED的普及,地铁站均要安装AED:“在相关条例中,提出公开场合要配备抢救装备设施,然则一直以来,没有解决谁来配的问题。”
报道截图
2020年尾的脚步已经邻近,北京地铁的这项设置工程不知希望若何了呢?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