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李登辉今天葬入五指山被抗议:这是对“国军”最大的侮辱)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吴薇】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今年7月30日病亡后,10月7日埋葬在新北市汐止区五指山武士公墓,遭到不少民众的抗议。
李登辉墓园的主体工程
移灵车队10月7日上午8时许从翠山庄出发,由李登辉的孙女李坤仪手捧骨灰坛,与李登辉女儿李安妮等人一同护送前往奉安星期会场。车队9时许抵达五指山“国军树模公墓”后,由蔡英文率“副总统”赖清德、“总统府秘书长”李大维、“内政部长”徐国勇和“国防部长”严德发等人迎灵。随后蔡赖举行礼敬仪式,之后由“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举行星期,“国防部”鸣葬枪3响,仪式于10时多竣事。李登辉就此埋葬在五指山“国军树模公墓特勋区”。
当天,反“台独”整体“蓝天行动同盟”“333同盟”和“拔菜总部”等加入抗议,在车队经由的马路口举旗呐喊,表达诉求。“蓝天行动同盟”副主席钱达称,他们是为了抗议蔡英文将李登辉葬在五指山公墓,以为“这个行动是对中华民国武士最大的侮辱”,由于他们“不停宣传中华民国是外来政权”。
住民林立腾身穿早期礼服、手持大面“国旗”站在汐科火车站。他说,李登辉自称是日本人,也并非没钱,却葬在“国军树模公墓”,“对中华民国的武士来说,这是莫大的侮辱”。另有人痛骂李登辉不要脸,并对蔡英文喊话说,“你越嚣张,你的日子是不会久的”。警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在现场部署大批警力警备。
启用于1982年的五指山“国军树模公墓”,依葬者军阶分为特勋区、上将区、中将区、少将区、上校区、中少校区、尉官区、士官长区、士官区及士兵区,有跨越9000个穴位。李登辉所在的“特勋区”位于由蒋经国题字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方的一块坡地,在该区26个墓穴中,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前“国防部长”蒋仲苓等军方高阶将领均埋葬于此。李登辉成为继严家淦后,第二个埋葬在五指山的台湾地区领导人。
10月4日,台军方称,李登辉墓园工程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挡土墙工程”9月25日完工;第二阶段“造墓主体工程”10月4日完工,奉安后再举行后续的“造景植栽工程”。台媒称,山区警戒相当森严,明令禁止媒体空拍机在园区内升空拍摄。
自李登辉病亡以来,有关其埋葬地址连续引发争议。8月10日,新党召开记者会称,让李登辉这样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埋葬于五指山公墓,会让后裔看不清价值所在。“蓝天行动同盟”主席武之璋直言,将李葬在“国军公墓”,台湾大多数的爱国同胞是不会赞成的,由于他没有资格。
他痛斥李登辉是没有中心思想的投机分子,没有资格与英勇抗日的将军和官士们比邻而葬。陈水扁在脸书称,蔡英文政府选定五指山作为李的长眠地,但这不是李登辉生前遗愿。他还说,蒋介石昔时遗愿是回大陆葬在紫金山,最后没实现;
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及蒋纬国遗孀曾写信给前“国防部长”汤曜明,希望将两蒋埋葬五指山武士公墓,与属下同袍相伴。但碍于蒋家后裔意见纷歧,两蒋至今未入土为安,没想到李登辉却长眠于此。
相关新闻
忧郁李登辉墓园被损坏,台官方:设24小时监控系统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奉安星期将于10月7日在五指山武士公墓举行,李将埋于该公墓特勋区,其墓园的主体工程将于4日完工,工程进度准期举行,除了新北市警局汐止分局已设立巡逻箱,军方也在墓区周边新架设24小时监视系统,增强维安事情。
外传李登辉墓园整建进度落伍,台军方后备指挥部昨公布特勋区的工程进度照片,强调现在工程进度正常,将准期如质完工。后备指挥部示意,台军五指山特勋工程,区分三阶段执行。第一阶段“挡土墙工程”,于9月25日完工;第二阶段“造墓主体工程”,预定于10月4日完工,俟奉安后,再举行第三阶段造景植栽,现在相关工程均依进度执行。
凭据计划,7日当天,全岛公务机关将下半旗一天,李登辉的移灵车队预计上午8时20分自翠山庄出发,9时20分抵达五指山公墓后,由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率赖清德、李大维、徐国勇、严德发以及台军方相关将领等陪礼者迎灵。
随后,蔡英文与赖清德举行礼敬仪式,礼敬竣事后,由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举行星期,星期程序后行奉安礼,台军方鸣葬枪三响,奉安星期整体仪式预计当天上午10时20分竣事。
贵州客栈一两百元的房价飙升到近万元?回应来了
贵州客栈一两百元的房价飙升到近万元?回应来了,客栈,苗寨,房价,西江,客房,雷山县
据悉,李登辉病亡后台政府亮相将其葬于五指山公墓,岛内有民众扬言要去损坏,台警方遂设置24小时监控系统。
相关新闻
遭民进党异化的台湾历史教科书:还能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吗?
从商周密隋唐,2400年历史用1600字讲完,只提秦始皇、汉武帝等寥寥数人,《史记》、三国、南北朝、贞观之治、安史之乱一切不见。这出自台湾9月开学使用的初二历史教科书。
克日,有历史西席投书岛内《中国时报》,称中国史教学已被简化到“怒不可遏”的水平。那么,中国史教育若何酿成今天这番容貌?背后又有当权者的那些算计?
一变再变的历史课纲
台湾历史教科书以前不是这个样的。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蒋氏父子治台时期,台湾历史教科书体现的是大中华史观与中国人精神,客观上起到维护中华史观、导正人心、否决“台独”的作用。
待李登辉上台后,台湾的历史教科书最先调整。1999年历史课纲中,“台湾史”首次成为自力单元,但仍附属于“中国史”。这就是所谓的“同心圆史观”,以台湾为圆心,往外延至“中国”,再往外是天下。台湾是小圆,“中国”是中圆,天下是大圆。
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史最先脱离中国史而自力成册,中国史与台湾史被人为割裂,并最先使用教科书《熟悉台湾》,书中刻意淡化“中国意识”,强调“台湾主体意识”与“日本殖民统治有功论”。
马英九时期试图微调历史课纲,将“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吸收台湾”改为“规复台湾”、“多元文化生长”改为“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生长”,“慰安妇”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等。这番拨乱反正引发民进党不满,课纲微调成了马英九的“罪状”。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马上推翻前任的微调,主导推动“12年‘国民’教育历史新课纲”。其最大转变在于中国史不再接纳传统的编年体方式教学,而是提倡“在东亚历史的脉络中讨论中国史”,贪图把中国史推向区域史、天下史的范围。
去脉络化、去政治化、去中国化
“12年‘国民’教育历史新课纲”自上路以来就非议不停。
以文首遭历史先生诟病的初中历史课纲为例。初中历史教学分上下两册,按原先课纲要求,上册从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直讲到元明清。下册则从晚清变局、民初政局、中共崛起、北伐统一中国到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等。
在新课纲中,中国史虽然保留两册体量,但政治史内容大量削减。以上册“从商周密明清时期”为例,内容分为两个主题:一是“古代中国”从商周密汉唐,包罗“从商周封建到秦汉帝国”“从魏晋世族社会到唐宋庶民社会”“汉晋之际差别民族差异与互动”“汉唐之间交通拓展与文化交流”等;二是“天下网络中的近代东亚”谈宋元明清,包罗“宋元明清时期国际互动”“明清时期物种与技术交流”“明清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与“明清时期东方文化输出”。
只有一册的高中中国史,除注释“为何要在东亚历史脉络讨论中国史”外,只剩下“国家与社会”“人群移动”“现代化历程”3个主题。由此可见,在新课纲中,中国史演进由“一条线”被分割成”一块块”,去“去脉络化”“去政治化”意图异常显著。
至于政府教育部门所提倡的“在东亚历史的脉络中讨论中国史”,则直接将宋元明清归入“天下网络中的近代东亚”,以期“去中国化”。东亚史是区域史,中国史是国别史,这番操作是把中国史往区域史偏向靠拢,甚至是指向天下史。显然,教育部门将东亚史看成“稀释”中国史的工具。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