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三个转变”走好从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进阶之路

  让“泥土味”转化为“养分”。基层是最鲜活的课堂,泥土里蕴藏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层的“泥土味”绝非简单的环境印记,而是滋养初心、锤炼本领、汲取智慧的宝贵养分。沾满泥土的裤脚,丈量的是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能让干部褪去浮躁,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话家长里短中,真切感知群众的急难愁盼。可以说,泥土味里,藏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基层干部弯下腰、沉下心,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打破思维定式,褪去娇气、惰气,培养出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磨炼中茁壮成长。

基层“三新”聚群众“三力”

  基层是群众凝聚点,是创新发力点,更是服务群众的力量点。在基层工作中充分利用将会面临的诸多挑战、机遇、课题,打造出新理念、新方式、新成效三新的基层要求,在完善基层治理的能力的同时,如何将三新凝聚成为群众的向心力、战斗力以及创新力,即是基层治理的研究之一。

  新理念指引基层工…

  让热情转化为“硬实力”。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充满挑战,仅有满腔热情远远不够,还要以热情为基,点燃学习提升的引擎、锻造攻坚克难的本领、凝聚持续奋进的力量。一方面,基层干部需以热情为动力,主动学习政策理论、群众工作方法等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为解决实际问题筑牢根基。另一方面,将热情升华为对群众的责任担当,让工作动力源源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方法,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以全面过硬的本领,扛起基层发展重任。

  让“速度”转变为“温度”。基层工作速度是基础,温度是内核。在以往的基础工作中,“速度”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但当基层干部将目光从“快节奏”转向“慢思量”,便会发现,基层工作不能只追求“完成任务的进度条”,更要关注“群众满意的刻度表”。唯有以温度校准速度,才能让工作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基层干部要让一时的“速度成果”转化为长期的“民生温度”,以“慢工”雕琢细节,让服务更有质感。既跑出服务群众的“加速度”,又绘就民生幸福的“工笔画”,让每一项政策、每一次服务都浸润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真正实现“干部多用心,群众更暖心”,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杨璐)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6068.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5年7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