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央视网消息 据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消息,10月28日至31日,2025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将在肯尼亚内罗毕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KICC)启幕。

这场盛会并非简单的“展会出海”,而是湖南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与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对非合作平台,将历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的成熟经验推向国际的战略实践,更是湖南省内首次以会展企业为主体,用市场化机制激活国家级对非资源的创新突破,让“国家战略”通过“市场路径”落地非洲大陆。

作为2025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的主办单位,湖南红星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与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联合非洲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红星闪耀非洲国际会展公司”(以下简称“红星闪耀非洲公司”),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国家级对非资源落地转化。

本次展会不仅是湖南在会展企业主导国家级资源整合方面的示范性实践,更是红星公司立足25届中国中部农博会经验,精准对接非洲农业“需求侧”与中国产业“供给侧”的创新举措。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协会协同”模式,红星公司正将展会打造为中非农业合作从“短期展销”转向“长效赋能”的核心载体。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在肯尼亚NGERE茶叶工厂的晨光里,工人们指尖翻飞分拣茶青,可老旧设备每小时仅能处理200公斤原料——这处东非高原上的日常一幕,折射出非洲农业“捧着金饭碗找饭吃”的困境:坐拥全球60%未开垦耕地,农业占GDP23%、吸纳超60%劳动力,却仅产出全球10%的农产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产品市场价值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美元,每年却要花350亿美元进口食品。这片万亿蓝海,正等待一场深度合作破局。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肯尼亚小型茶厂手工筛选车间

战略锚点

两大国家级平台筑基,市场化机制破局

湖南在对非农业合作中的独特优势,源于两大国家级平台的资源沉淀。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长期主办省份,湖南已积累了覆盖50余个国家的农业经贸资源,仅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就达成176个签约项目、113.9亿美元合作金额;而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区则聚焦“产业链合作承载”,为企业提供政策对接、物流支持等全流程服务,成为湖南对非合作的“政策枢纽”。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签约现场

此次非洲农博会,正是这两大平台资源的“市场化转化”。承办方红星闪耀非洲公司,由湖南红星国际展览与非洲S集团合资成立,既懂中国农业产业的“供给侧”,也熟悉非洲市场的“需求侧”。比如,针对非洲“小农户为主、地形复杂” 的特点,展会特意规划农业机械区,重点展示适配东非丘陵地形的小马力拖拉机、便携式灌溉设备——这些精准规划的背后,是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积累的“非洲需求数据库”,也是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区“政策+市场”双驱动的具体实践。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往届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

更具突破性的是,此次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国家级对非资源的探索,让会展企业首次成为国家级对非资源的“整合者”。红星闪耀非洲公司通过市场化招商,吸引了全国20余家组展单位参与,其中山东、广东的农机企业为适配非洲市场,提前3个月研发小型化设备;湖南14家省级涉农协会(涵盖茶叶、农机、冷链等领域)更是“抱团出征”,仅湖南省茶叶协会就组织23家企业,带着智能制茶设备和包装方案参会——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协会协同”的模式,让国家级资源不再是“政策文件”,而是变成了企业能直接对接的“合作机遇”。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湖南贸促会、涉农协会召开展会专题推介会

研制成功!我国这一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科技日报记者洪敬谱通讯员王天昊11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关键子系统——离子回旋加热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国在高功率射频加热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图片来源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温度是聚变堆“点火”的关键参数

热潮涌动

非洲多国联动造势,湖南企业组团出海

2025非洲农博会的热度,早已跨越山海,在非洲大陆形成“期待热潮”。

肯尼亚政府将此次展会列为“农业转型重点项目”,由国务院农业部首席秘书Kipronoh Ronoh Paul牵头,组建了包含农业和畜牧业发展部、茶叶局、全国工业和商业联合会等核心部门的工作专班,邀请周边五国农业部长级官员参会,“要让这场展会成为东非农业合作的‘枢纽平台’”。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中外代表于2025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全球推介会活动现场合影

非洲行业层面的响应同样热烈。肯尼亚茶叶局局长威利·穆泰在全球推介会上直言:“这是肯尼亚茶产业升级的里程碑机遇”,并提前与组委会敲定“中非茶叶产业发展研讨会”,计划组织30家本土茶企对接中国设备商;坦桑尼亚工农商会更是带来了“东非农产品采购清单”,其中仅玉米加工设备的需求就达500台——这种“政府推动、行业跟进、企业参与”的联动效应,让展会从“单一国家活动”升级为“区域性农业盛会”。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肯尼亚茶叶局首席执行官WILLY K. MUTAI

在湖南,“出海参展”已成涉农企业的热门选择。长沙一家智能农机企业的车间里,工程师们正在调试AI采茶机:“这款设备能精准识别成熟茶青,采摘效率是人工的3倍,还特意做了防沙尘设计,适配非洲气候”;湖南某冷链企业则提前与肯尼亚航空公司敲定物流方案,“确保参展的制冷设备48小时内抵达内罗毕”。

14家省级涉农协会的协同效应更凸显——湖南省柑橘协会带着“柑橘深加工技术”,湖南省中药材协会准备对接非洲药用植物种植项目,形成“一户企业带一个产品,一个协会带一条产业链”的出海格局。截至9月,湖南参展企业已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12个细分领域。

价值重构

从产业链合作到文化交融,双轮驱动显实效

2025非洲农博会的价值,早已超越“展品展示”的传统范畴,构建起“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立体化赋能体系。

在产业链合作层面,展会精准匹配非洲“需求痛点”与中国“供给优势”,实现从“短期展销”到“长效赋能”的跨越。针对非洲“农业生产力低、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展会设置农业机械、植物保护、冷链物流等七大展区——如中国企业研发的“小型碾米机”精准解决非洲农户“粮食加工难”问题;针对肯尼亚“优质茶叶低价出口”困境,组委会特设“智能制茶设备专场对接会”,长沙某企业的“全自动茶叶色选机”已获12家肯尼亚茶企的意向合作。展会期间同步组织中国企业考察NGERE茶叶工厂、Gatanga紫茶基地,现场推进“设备供应+技术培训+后期维护”的全链条合作,并依托红星闪耀非洲公司和非洲S集团的本土资源设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形成“展前对接-展中签约-展后落地”的闭环机制。这种“痛点导向”的合作,让展会不再是“走过场”,而是能直接落地的“解决方案会”。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现场

在文化交流层面则以“温度传递”深化合作内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已于2025年8月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率先开展,通过数百幅历史照片向非洲民众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在本届非洲农博会展会期间,同期举办的“世界中餐非洲大赛暨美食节”,则以“非洲芒果配中国调料”的创新菜品为载体,让肯尼亚民众在味觉体验中感知中国饮食文化的包容与创新——这种“经贸谈合作、文化拉近距离”的双向赋能,使中非合作从“商业关系”升华为“伙伴情谊”。

掘金万亿非洲蓝海 湖南搭台链接全球农业新机遇

中外代表于2025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全球推介会活动现场合影

当NGERE工厂的工人在未来用上中国产智能分拣设备,当Gatanga紫茶通过湖南企业工艺赋能变身高端茶饮,当肯尼亚民众在年度美食节上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味道很棒”,2025非洲农博会的意义便清晰显现:它是湖南依托两大国家级平台,为中非农业架起的“合作桥”;是用市场化机制,让国家战略落地的“实践场”;更是用文化交流,让中非友谊升温的“连心线”。这场盛会的启幕,将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新里程碑,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写下 “农业赋能”的生动篇章。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7193.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53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