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

服务业怎样转起来

“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暖心表述,给正在经历困难的服务行业以信心和希望。服务业是经济“稳定器”。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服务业持续承压,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

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顾仲阳)3月12日是我国第四十四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其中,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

先进制造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国博弈、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而作为制造业中知识密集、创新活跃、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关键领域,先进制造业近些年来已然成为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去年我国谋划启动了66个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完成天然林抚育113.33万公顷,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分别完成38.08万公顷和2.39万公顷,长江、珠江、太行山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34.26万公顷,三北工程完成造林89.59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造林21.25万公顷,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33万公顷,建设国家储备林40.53万公顷。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完成退化林修复93.33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万平方公里。

城乡绿化美化统筹开展,去年新增43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2万余个,建设绿道8万余公里。草原和湿地保护修复切实加强,开展草原生态修复156.26万公顷,新增和修复退化湿地7.27万公顷。荒漠化防治稳步推进,在7省份开展荒漠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全国林长制体系基本建立,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基本建立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27个省份建立林长会议、部门协作、工作督查等配套制度,17个省份出台林长制考核评价办法。

我国的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完成油茶林新造改造25.13万公顷,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0.9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

当前,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先进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日趋广泛应用,推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流程、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向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构,制造业产业生态深刻变化。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0111.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