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为何频发?何时实现社会面“清零”?权威专家回应

  “奥密克戎的特点,要求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权威专家回应近期疫情频发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奥密克戎的特点,要求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权威专家回应近期疫情频发问题

  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顾天成

  进入3月以来,我国疫情发生频次显著增添,波及局限不停扩大,已波及28个省份。

  熏染人数为何快速增进?若何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国家卫生康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中国疾控中央盛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回应热门问题。

  近期疫情为何频发?“新毒株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反映速率”

  记者:海内疫情最新形势若何?

  雷正龙:受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盛行的影响,稀奇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区域疫情水平快速上升,加之现在主要盛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传速率更快、隐匿性更强,近期我国境外输入压力不停增大,本土群集性疫情出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

  现在,吉林、山东、上海、广东等地疫情还在生长中,部门区域疫情上升速率较快,辽宁、四川、湖北、江苏等地疫情已获得有用控制,内蒙古疫情处于收尾阶段。

  专家综合研判以为,我国现行的“动态清零”总目的和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是行之有用的,但奥密克戎变异株流传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要求我们的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吴尊友:引起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盛行的主要是奥密克戎毒株,现在在我国盛行的主要是BA.2亚型。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性比德尔塔毒株要强,有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毒株BA.1的流传速率比德尔塔毒株快77%,BA.2的流传速率又比BA.1快66%。

  也就是说,当前毒株的流传速率比我们在2021年、2020年遇到的毒株流传速率显著加速。若是照样根据之前的反映速率,就会跟不上疫情防控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反映速率。

陕西汉中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活动轨迹公布

病例18,女,21岁,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3月15日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病例19,男,77岁,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3月15日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何时实现社会晤“清零”?“疫情应对处置事情正在有序、有力推进”

  记者:主管部门现在开展了哪些疫情防控事情?我们能否在短时间内把这轮疫情控制住?

  雷正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迅速派出国家事情组,赴内蒙古、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指导疫情处置事情,会同当地配合剖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逐日开展督查检查,实时提出问题和建议,督促地方整改落实。

  整体来说,现在各疫情发生地的疫情应对处置事情正在有序、有力推进,部门地方已泛起向好趋势。我们将继续指导疫情发生地落细落实疫情处置要求,加速核酸筛查和风险职员排查管控,起劲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管只管”,尽快实现社会晤“清零”。

  吴尊友:奥密克戎毒株有其新特点,加上我国已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接种了疫苗,导致较多熏染者没有症状或感受不到症状,仍然在社会上流动并造成更为普遍的疫情扩散。这是我们在此轮疫情中面临的一个伟大挑战。

  不外,虽然疫情防控的难度相比其他毒株要高一些,只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战略、“动态清零”总目的,把各项防控措施做得更快、更准、更细,我们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在一个较小的局限内。

  下一步重点事情是什么?“继续强化常态化防控”

  记者:下一步,疫情防控的重点事情是什么?

  雷正龙: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常态化防控。一是严酷口岸和疆域区域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突出职员闭环治理。

  二是增强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督促学校、养老院等职员麋集场所和单元压实责任,强化一样平常监测和防控要求。

  三是施展医疗机构等“哨点”作用,严酷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认真制,增强药店、诊所、教育机构、农贸市场等场所服务职员的康健监测,完善多点触发预警机制。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提高发现实时性。

  吴尊友:未来随着全球第四波疫情的缓解以及我们周边国家和区域疫情的逐渐控制,预计外防输入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但我们不能完全这么去指望,照样要驻足自身,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做到“动态清零”,最主要的是实时发现、实时阻断、实时治疗。若是这三个主要方面都能做到早、准、快,信托随着防控措施力度的加大,这轮疫情会较快获得有用控制。

【编辑:孙静波】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0657.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16日 18:46
下一篇 2022年3月16日 18: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