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报道|为何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这样阐述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绘学习丨习近平与“树”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有很多与植树护树有关的故事,央视网《绘学习》栏目为您梳理有关故事,与您一起感受故事中的深意与情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和文化信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把握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在“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下形成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同命运、共同诉求、共同理想的现实导向下逐渐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1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4万亿元……困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当前,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更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各级各族干部尤其要发挥表率作用,着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中华大地常开长盛,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期特约专家:邢国忠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俄外交部:欧盟安全战略已成反俄政策牺牲品

【俄外交部:欧盟安全战略已成反俄政策牺牲品】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欧盟采取的共同安全与防御战略,证实了欧盟和美国与北约融合的趋势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2659.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10:54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11: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