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济南4月7日电 (孙婷婷)记者7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宣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十四五”应对天气转变设计》(以下简称《设计》)提出,应对天气转变,碳排放大省山东将借力滨海盐沼、海草床、藻类贝类养殖等蓝碳资源,推动海洋碳汇建设和增汇行动。
作为碳排放大省,山东火电、钢铁、电解铝、地炼等高碳行业企业众多,应对天气转变事情压力较大。生态汇碳方面,该省在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增强农田和湿地碳汇能力基础上,施展海洋大省优势,向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优势的海洋碳汇发力。
民航局对3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根据通报,3月23日入境的国航CA980航班(曼谷至北京)确诊新冠肺炎旅客9例;自4月11日起,暂停该航班运行2班。3月23日入境的国航CA404 航班(新加坡至成都)确诊新冠肺炎旅客5例;自4月18日起,继续暂停该航班运行2班。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天气转变四处长吴泓洋示意,该省将实行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行动,推进盐沼生态系统修复,增添海草床面积、海草笼罩度,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同时,探索以近海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化海洋渔业生长新模式,高水平建设海洋牧场树模区。
《设计》提出,山东还将开展滨海湿地、海洋微生物、海水养殖等典型生态系统碳汇储量监测评估和固碳潜力剖析,探索确立蓝碳数据库。此外,该省还将起劲探索区域碳普惠机制,支持威海市探索建设蓝碳生意平台,推动海洋碳汇由资源转化成资产。
能源绿色低碳生长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的准期实现的要害。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示意,该省将行使滨州、东营、潍坊等沿海区域盐碱滩涂地,打造风景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五位一体”的万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修建“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带”。
《设计》提出,山东还将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推进海优势电规模化开发,打造万万千瓦级海优势电基地,推进“环渤海”“沿黄海”两大万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建设。(完)
【编辑:程春雨】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