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阳系“童年” 我国学者提出太阳系演化新模型

  研究行星形成与演化历程是解答宇宙和生命起源问题的基础。浙江大学联正当国、美国的研究团队通过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等巨行星的动力学变迁,提出了太阳系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新模子。这项功效于4月27日刊登于《自然》杂志。

  “今天我们所见太阳系的行星轨道,与太阳系‘童年’时有很大差异。”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刘倍贝说,太阳系降生之初,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央部门形成太阳,残余物质绕恒星旋转形成一个扁平的“原行星盘”。

  行星在原行星盘内发展,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内迁徙。然而现今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等巨行星的轨道漫衍更为坦荡,巨行星也脱离了原有的共振状态。科学家们以为巨行星的轨道履历过动力学剧变。

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预计举办各类招聘会超1.5万场

记者2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于5月9日至15日举办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并于5月至8月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促进周期间,将集中举办专场招聘、供需对接、就业推进会等促就业活动。

  研究团队以为,在太阳系初期,原行星盘受到太阳“光致蒸发”作用,盘中气体从内向外耗散,诱发了巨行星轨道的重塑并引起动力学不稳固。

  “这时太阳就好比一个巨型吹风机,不停‘吹’走盘中的气体。”刘倍贝说,原本向内迁徙的行星受到向外的气体作用力,改变运动偏向,在履历剧变之后到达现今的轨道构型。

  他们的研究解释,该历程在太阳系降生后约500万到1000万年间发生。“我们从月球陨石坑的岁数上找到了新的佐证。”刘倍贝先容,巨行星轨道的动力学变迁导致壮大的引力扰动,迫使周围小天体不停撞向其他行星和卫星,并在星体外面留下陨石坑。“月球陨石坑有着普遍的岁数漫衍,小行星撞击事宜随时间自然衰减,这也相符团队提出的模子。”

  业内人士示意,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包罗地球在内的其他行星、卫星和小天体的演化,以及地球生命的起源、宜居特征等多方面影响深远。太阳系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新模子,很可能补足了此前太阳系演化理论中缺失的部门。(记者朱涵)

【编辑:姜雨薇】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36535.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20:52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