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释新闻|专家解读: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另有余震?)
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古冶区发生(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京津冀多区域震感显著。同日,唐山市应急治理局回应称,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为何44年前一场7.8级的大地震,至今还会发生余震?12日下昼,中国地震局一名地震专家告诉汹涌新闻(www.thepaper.cn),凭据余震判断依据,古冶区位于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碎带上,且震级小于昔时主震震级,因此,这次5.1级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较强的远期余震”。
前述地震专家先容,对于余震的判断,主要是看震中区域是不是发生在原来地震的地震带上,而且震级小于主震震级。一样平常来讲四五十年,甚至六七十年后发生在原地震带上的地震,都被以为是“远期余震”。世界上有的地震学家以为,有的大地震的远期余震可能延续百年以上。
他注释,由于大地震发生以后,它会造成一个相当长的破碎带,这个破碎带的应力和应变的调整会连续很长时间,在调整历程中会发生许多小的破碎,便会发生很多多少余震。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有许多余震发生,距离主震时间久远发生的地震称为远期余震,固然大部分远期余震震级较小,2、3级甚至更小,然则也会发生大一些远期余震,到达4、5级以上。这次唐山古冶地震就是发生在唐山大地震的破碎带上,因此可以判断为唐山地震的余震。
该专家提高一先容,古冶区发生的5.1级地震,是近年来唐山区域发生最大的一个余震。准确来说,本次余震应称为“1976唐山大地震的远期强余震”。唐山地震带上往后还会发生余震,然则远期余震会越来越小,也会越来越少。但不清扫往后唐山余震区域还会发生一些大的远期余震,好比发生4级甚至5级的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12日公布新闻称,近5年,河北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4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俄州长涉谋杀被抓 俄自民党:因”拒绝给莫斯科送钱”
俄州长涉谋杀被抓 俄自民党:因
据津云12日报道,古冶地震距离天津市宁河区约为49公里,天津市普遍有感。天津市地震局地震监测预告中央高级工程师谭毅培示意,唐山市古冶区此前曾于1995年10月6日发生过5.0级地震,而从天津周边来讲,河北省文安县曾经在2006年发生过一次5.1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余震区内,是唐山区域正常地震升沉流动。
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12日中午公布新闻称,唐山地震余震区的地震流动非常丰富,呈升沉衰减状态,至今仍有4、5左右地震的发生。据专家谈判剖析,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古冶区地震发生后,河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相继派出事情队赶赴震区开展应急处置事情。应急治理部启动地震灾难四级应急响应,河北省人民政府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12日下昼,中国地震台网中央举行唐山古冶5.1级地震情形通报会。该中央副主任刘杰研究员在会上示意,经专家钻研剖析,此次古冶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级大地震的老震区内,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区一次正常的地震升沉流动,也是继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级地震后又一次5级以上余震。
刘杰强调,凭据现在的观察资料和震例剖析,短期内唐山老震区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他还称,凭据世界上的研究,余震流动连续时间一样平常是主震组织加载流动即主震孕育时间的10%左右,唐山大地震孕育时间达数千年,“以是唐山余震区余震流动连续上百年是对照正常的”。
汹涌新闻注意到,早在2010年3月12日,中国地震局曾为社会公众解读近期地震形势,先容相关知识时,便提到过“唐山余震”以及“余震若何界说”的相关问题。那时刘杰在答记者提问时示意,一次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相近区域会观察到地震流动的显著增加,这些显著增加的地震一样平常称之为余震。现在还没有有用的科学方法能够明确甄别某次地震是大地震的余震或是另一次新的地震。
延伸阅读
- 专家: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会连续数百年
- 唐山地震前电视弹出预警信息 成都一研究所”认领”
- 唐山市应急治理局:此次地震属1976年大地震余震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