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两会陆续落下帷幕。《证券日报》记者注重到,在稳外贸方面,自由商业试验区、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等成为高频词,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成为多地事情部署的主要偏向。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向《证券日报》记者示意,相比刚已往的2022年,2023年的内部形势相对好一些;不外,西欧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外需下滑,预计外部形势相对会加倍严重。因此,要进一步增强生长的内生动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力促外贸保稳提质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各地政府事情讲述密现,各地坚持稳中求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强主体、稳投资、拓市场、增后劲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行动,力促外贸保稳提质,彰显足够的信心。
出口大省纷纷明确2023年的出口生长目的。例如,浙江省提出,2023年确保出口占天下份额保持在14.5%左右;福建省提出,2023年出口增进预期目的为7%。
自由商业试验区是外贸高质量生长的主要载体。多地明确2023年自由商业试验区的生长目的。例如,云南省提出,2023年自由商业试验区新设企业数、收支口总额、吸引外资均增进30%以上;黑龙江提出,实行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设计,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云南省、山西省等多省市提出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生长。例如,上海市提出,加速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离岸商业、数字商业、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国际商业标杆企业;山西省提出,着力生长外贸新业态,推动太原、大同、运城跨境电商综试区加速建设;浙江省提出,鼎力生长跨境电商、外洋仓、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加速建设商业强省。
同时,多地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优化国际市场结构,拓展商业增量。例如,广东省提出,牢固拓展美欧、日韩、东南亚等多元化国际市场;江苏省提出,在稳固西欧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市场。
商务部: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9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从商务大数据监测预测平台情况看,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此外,以创新行动助力企业降低谋划成本风险也成为各地亮点。例如,湖南省提出,明确要在“融资租赁+工程机械装备出口”等方面形成天下首创功效10项以上;江苏省提出,支持外贸企业提升风险提防能力,激励银行为外贸企业提供涵盖人民币商业融资、结算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各省市在外贸收支口方面的优势纷歧样,建议各地凭证内陆的产业结构、目的市场找准发力点,形成几个要害性义务重点突破。”白明示意。
2023年外贸承压
专家建议企业拓展出口市场
展望2023年,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证券日报》记者示意,当前我外洋贸出口情形主要取决于外洋需求,从西欧经济运行趋势来看,2023年西欧经济也许率会陷入衰退。凭证对中国加入WTO后20多年来中国出口颠簸的耐久跟踪研究发现,中国出口需求与西欧需求正相关度异常高,人民币汇率颠簸与出口颠簸负相关。因此,随着西欧经济增速的回落,对中国商品需求也会回落。
“从内部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企业缺员不能复工征象将大幅削减,各地外贸企业依赖的产业基础将进一步增强。”白明示意,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西欧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外需下滑会拖累中外洋贸出口;二是西欧、日本等国对中国出口的打压限制,使得我国部门主打产物外销受到影响;三是东南亚、越南等国与中国部门产业形成竞争。
“对地方政府来说,面临外洋需求的回落,政府的出口退税等支持出口企业降成本的行动并非治本之策,应该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滕泰示意,预计2023年消费会进一步增进,通过消费扩大内需,也能拉动入口。对于出口企业自身而言,应该努力追求产物转型升级,追求新的出口目的地,例如进一步牢固和拓展对“一带一起”沿线国家、东南亚以及中东等国家的出口。
滕泰以为,总体来看,既要重视海内市场通过扩内需来消化海内过剩产能,也要亘古未有地重视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中国产物的国际竞争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时机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5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