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袁隆平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50周年,“一粒种子 改变天下”原创民族音乐会将于9月13日晚在长沙音乐厅举行演出。该场音乐会共有7个原创音乐节目,以多元化的民族音乐语言、厚实多样的音乐演出形式,彰显时代精神,想念和致敬“天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乐以颂情,梦回洪江神奇大地
“一粒种子 改变天下”原创民族音乐会由音乐家杜鸣心领衔。其中《妈妈,稻子熟了》以袁隆平院士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为创作主线,通过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出现,音乐则围绕着信件的内容变换情绪和旋律,感人至深。1953年袁隆中分配到地处怀化市的湖南安江农校,从事教学、杂交水稻研究,这一待就是37年。而袁隆平的母亲也为了照顾他帮他带孩子,从荣华都市来到偏远小山村,那时的袁隆平专一钻研,一心想要实现“让全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远大愿景,却忽略了一辈子生涯在大都会的母亲在这里生计有哪些难处。纵然是在母亲弥留之际,他也由于要事情而错过见她最后一面……厥后的袁隆平对安江农校魂牵梦萦,不仅是由于这里是梦最先的地方,也是母亲最后的家乡。
安江农校,位于湖南洪江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这里是天下杂交水稻起源地。《稻花飘香》一曲由旅美作曲家刘一璋作曲,讴歌袁隆平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伟大精神,赞美袁隆平信心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质朴无华的尊贵品质。自袁隆平被分配至安江农校后,他便开启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艰难之路,无论春夏秋冬抑或日间黑夜,总能看到他挽着裤腿弯腰在田间寻找着那株能缔造事业的“希望之稻”,1973年10月,袁隆平团队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乐成,一粒种子,从安江农校走向天下,也改变了天下。但袁隆平的双脚一刻也没有脱离过他深爱的土地,年近八旬的他仍骑着摩托车在田埂上穿梭,安江农校里有一些坡道的修建就是利便他的摩托车行驶。
新传媒艺人黄暄婷 天赋与努力齐聚 闪耀无限光芒
心怀天下,“禾下纳凉梦”在安江农校腾飞
袁隆平最大的心愿是生长杂交水稻,造福全天下。他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纳凉梦”,一个是“笼罩全球梦”。他要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为天下的粮食平安和天下和平做出孝顺。“文明进取、用功务实”是由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亲笔题写的安江农校校训,中央是由袁隆平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这是他对安江农校师生的勉励,也是袁隆平的自勉。
从安江农校出发,袁隆平与祖国大地结下了一生的缘分。1960年,我国遭遇自然灾难,粮食严重欠缺,他曾回忆“那是三年难题时期,我瞥见有5小我私人饿死”。这是“禾下纳凉梦”信心的起源。抱着这份初衷,袁隆平一心扑在科研上,“中午吃完饭就下田找,天天检查好几万稻穗,拿着放大镜看,天天都是乘兴而去,没趣而归”。1964年7月5日的下昼,14万株稻穗中,一株稻穗吸引了袁隆平的眼光,他赶快采下它的花药,回到学校的实验室,用碘化钾染色法,证实了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雄性不育株。这意味着,攻克杂交水稻的难题,迈出了要害性的一步。安江农校见证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研制杂交水稻的整个历程,且完整保留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时代的试验田、科研楼、教学楼、校训牌、栖身过的故宅等。
2023年是袁隆平院士到安江农校任教70周年,洪江市坚决扛起杂交水稻起源地责任经受,多行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干部群众开展“学习袁隆平 做一粒好种子”流动,让“种子”精神在洪江大地生根着花效果,助力擦亮“一粒种子 改变天下”怀化都会形象品牌。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8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