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首家中文工坊28日在加德满都谷地勒利德布尔市揭牌,项目旨在培养既懂中文又掌握电力技术的本土人才。
中文工坊项目由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电建下属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合作建设,通过中文教育和电力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的方式,培养高素质本土专业技术型及管理型人才。
中国与阿联酋、约旦、埃及多项气象科技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8月28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气象高质量发展对接交流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中国气象局与阿联酋国家气象局筹备建设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中心等一批务实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同时,根据约旦等国相关需求,中国气象局将与之合作开展“妈祖”早期预警系统研发计划,研发适配当地的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可定制、易部署、可持续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通过风云气象卫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人工智能气象模型和AI早期预警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在不同场景中的部署与应用
公司海外事业部项目经理江其肖在揭牌仪式上致辞说,中文工坊着力培养“懂语言、精技能、通文化”本土复合型人才,这与企业在尼泊尔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校方党委书记田世立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期待中文工坊能成为尼泊尔学员学习中文、掌握技能、实现个人梦想的舞台,并促进中尼文化交流,巩固人民友谊的纽带。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参赞王欣致辞说,值此中尼建交70周年之际,校企携手建立尼泊尔首家中文工坊,为提升尼泊尔当地就业竞争力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于天琪介绍,自2021年中文工坊项目推出以来,国内外院校和企业已在25个国家建设了35家中文工坊。她在致辞中强调,面向未来,希望中文工坊服务企业需求、服务本土发展、服务人文交流,助力中尼文明互鉴和世代友好。(易爱军)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