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上的烽火传奇:“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一座城·一首歌”走进山东枣庄

铁道上的烽火传奇:“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一座城·一首歌”走进山东枣庄

扫码观看视频

“爬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内回荡着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把人们的思绪带回老电影的光影记忆中。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创作于1956年,是作曲家吕其明为电影《铁道游击队》谱写的插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李永说,这首歌能经久传唱,在于它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歌词里“爬火车”写战斗场景,“土琵琶”讲个人眷恋,“大我”与“小我”的共鸣,跨越时代依然动人。

“正如歌词‘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道强说,“游击队员们凭借对地形优势与铁道线路的熟悉掌握,练就了一身爬火车的绝技,灵活打击敌人,创造了一个个破袭战的奇迹。”

歌词中不畏生死、果敢机智的游击队员形象,在历史上有无数原型:鲁南铁道大队大队长洪振海手腕上总缠着一块红布,1941年12月,敌人“围剿”,他掩护群众撤离时中弹牺牲,人们打开这块红布,发现是一面党旗……

让数字公共服务惠及更多农村居民(新媒视点)

近年来,数字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各地兴建乡村数字服务平台。首先,农村居民并非与数字媒体“隔绝”,新媒体,尤其短视频,已成为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社交的主流工具。这两个群体由于缺乏技能素养、设备,往往对数字服务平台知之甚少,更别提日常使用

“在抗战题材作品中,音乐是重要的情感纽带。”李永说。《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里没有直白的呐喊,而是用民间小调,传递出战士们对家乡的眷恋、对胜利的信念。

李永介绍,这首歌山东风格浓郁。开头旋律舒展悠扬,带着山东民歌“甩腔”的韵味,像极了鲁南农民田间地头大气爽朗的吆喝;后半段借鉴了吕剧的轻快节奏,乐观俏皮,把山东人“苦中作乐”的性格写进了旋律里。

“‘土琵琶’与‘落日’两个意象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精神共鸣。”李永介绍,土琵琶是山东民间的“草根乐器”,学名叫“柳琴”,音色明亮又不失质朴,用它来表现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天然拉近了作品与山东百姓的距离。“落日”这一意象同样精妙,它象征着日军的溃败,暗示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就在眼前。“这些意象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传递给听众,使歌曲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载体。”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前设置有主题雕塑群,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如今,这些历史战斗场景已成为城市拼搏奋进的视觉图腾。”陶道强说。

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孙中启介绍,枣庄过去是煤城,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产业转型成了难题。但在铁道游击队红色基因的影响下,枣庄迎着困难上、顶着风雨走,先后发展煤化工、机械制造,近两年又在新能源的赛道上奋力突围。“游击队员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当今的枣庄,以‘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为目标。”陶道强说,从依托煤炭,到构建锂电全产业链,128家企业,300多种产品,枣庄正以全产业链优势向年产值500亿目标冲刺。“这是游击智慧的当代演绎。”(海外网 李 萌 张 振)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7240.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26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