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由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共同承办的“2025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在四川九寨沟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国内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从数字技术助力自然遗产资源管理、遗产地气候适应能力的科学路径、中国自然遗产保护的发展阶段与未来方向等方面,共同探讨全球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面对气候变化与多重挑战,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必须转向更智慧、更包容、更具韧性的治理模式成为与会专家学者达成的新共识。
科技创新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相关科研团队展示和分享了九寨沟灾后恢复监测的创新应用和最新研究成果,为遗产地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勇闯智能眼镜“无人区”——透视杭州灵伴科技的科创之道
今年初的一次演讲上,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祝铭明戴着智能眼镜上台发言,在大会现场刮起一阵潮流新风。 Rokid于2014年正式成立,彼时,全球AR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内产业链几乎是空白。 10年间,Rokid投入超20亿元研发资金,组建了研发人员占比60%的人才团队,在语音算法、视觉算法、操作系统、芯片设计、光学显示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中国遗产地的创新实践也备受关注。黄山风景区分享了其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形成的“黄山模式”;丹霞山管委会则展示了将遗产教育融入社区发展,打造“自然学校”的成功经验。
九寨沟地处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遗产地面积为720平方千米,缓冲区600平方千米。1992年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的保护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全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近年来在生态保护、文旅融合、民生发展、科研赋能等方面不断探索,我们的实践表明,真正的保护不是将遗产封存,而是通过科学、合作与创新,让自然价值在动态发展中永续传承。”九寨沟管理局局长赵德猛说。
会议期间还为参与2025年九寨沟国际自然教育志愿者颁发了证书、发布《2025年世界自然遗产教育九寨沟倡议》,并启动2026年国际自然教育志愿者活动。(王曦)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