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接轨现代农业的关键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赋能、多元参与”的路径,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专业服务为农户卸下“重包袱”,助推粮食生产降本、提效、增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玉米籽粒直收机、运粮车一收一运配合无间。(张美娜 摄)
走进开源农事公司忠厚村玉米种植基地,沉甸甸的玉米穗裹着枯黄苞叶,在风里摇晃出丰收的信号。玉米籽粒直收机率先破阵,前端割台如“巨手”般揽过玉米植株,连秆带穗一并吞入“腹”中,经过摘棒、剥皮、脱粒、清选等流水线作业,集粮任务便圆满完成。运粮车紧贴其侧同步随行,稳稳接住倾泻而下的玉米粒,一收一运配合无间,高效实现粮食从田间至粮车的转运。
“今年我又把家里的40多亩地托管给了开源农事公司,从种到收基本不用我们管,空闲时间能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能挣两三万块钱,而且玉米亩产比我们自己种能提高200斤左右,又省心又有钱赚。”开鲁县黑龙坝镇忠厚村村民郭佳磊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和对社会化服务的认可。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三步法”筑牢烟叶质量关,“金叶子”奏响增收幸福曲
从把控品质的烤房“第一车间”,到深入农家的“沉浸式”技术教学,再到专业分级点的“标准之眼”,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推行“烟叶烘烤、入户指导、集中分级”三步串联工作法,将服务链条向前延伸,把质量关卡层层筑牢,让每一片“黄金叶”都能在规范科学的流程中兑现“黄金价”,为烟农稳稳撑起一把增收“致富伞”。精准烘烤锁住“黄金叶”筑牢品质提升第一道关禄劝县局将烤房视为“第一车间”,秉持“收购未动,烘烤先行”的理念,早早为烟叶烘烤工作做足准备。其中,“边变黄边排湿”的核心工艺要点贯穿烘烤全过程 通过精准控湿防止烟叶出现杂色,保障烟叶色泽纯正;借助高温操作避免烟叶含青,确保烟叶充分变黄;稳升温促转化,保障烟叶内物质充分转化;精准干筋防烤红,有效避免烟叶烤红
粮食丰收,“地”是基础,“技”是支柱。为解决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生产难题,开源农事公司持续强化服务功能,在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农资供应、代收代储代销等方面广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采取“公司+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构建“环节+全程”综合农事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环节,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通过村级、镇级联办合作社,集中农民手里的土地,从而解决了土地碎片化、农民单打独斗缺乏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弱的痛点。”公司负责人常志清表示,“目前我们拥有大型农机具150多台套,包括国内外高端耕种设备、籽粒直收设备;建有3个库区、仓容达35万吨,日烘干能力超2000吨,通过科学的收储,能够实现每亩地为农民减损100斤以上。此外,我们还为农民提供保价、减价服务,让农民能在合适价格卖出粮食,实现‘种得好、卖得更好’。”
近年来,开鲁县始终坚持因需施策,大力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深化利益联结,以全链条服务为核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单一服务向资源整合转变,持续扩大服务比重,让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今年,开鲁县玉米社会化服务面积182万亩,共有132家各类服务组织为3万多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为支持符合条件的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提供专业化、便利化的服务,我县印发《开鲁县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预计共拨付975.6万元,用于补贴实施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各类服务主体。”开鲁县农村牧区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雪怡介绍说。
作者:杨景欣 毕乐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李昊 杨景欣 毕乐陶)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