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人大代表廖海鹰的“两个身份”和“三个40年”

  (两会人物)台籍人大代表廖海鹰的“两个身份”和“三个40年”

  中新社石家庄3月4日电 题:台籍人大代表廖海鹰的“两个身份”和“三个40年”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医者、台胞服务者,是天下人大代表廖海鹰被人熟知的两个“身份”。他自喻为“手术台工匠”和“义工”,这两个标签,陪同他已近40年。

  祖籍在台湾、生涯于大陆的廖海鹰,是定居大陆的台胞第二代。1946年,他的父亲从台湾到澳门修业,今后与亲人划分数十载,履历着“骨血星散”。

  20世纪80年月末,两岸阻隔状态被打破,开启了交流来往。厥后他的父亲再回台湾时,“我爷爷已经没了,未能养老送终,这也成了父亲终身的遗憾”。提及父亲这段履历时,“云”采访的那一边,这位眼见过太多悲喜的外科专家,已是泣不成声。

李有毅:“双减”把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

今天(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双减”的实施就是推动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把我们的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

  62岁的廖海鹰,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也是河北省着名的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对于这一领域的疑难重症有着厚实的临床履历。从医近40年,相比小我私人成就,作为团队“带头人”和硕士生导师的廖海鹰,更愿意谈及人才培育。治病救人同时,他希望能带出更多优异的“年轻工匠”。而他所率领的团队,在甲状腺、乳腺肿瘤及晚期救治方面有着厚实的履历,已走在天下前线。

  1983年,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廖海鹰,就作为优异台胞代表,加入了第一次河北省台胞代表大会。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服务好“台湾的乡亲”,当好一名“义工”,并以为这也是在推行一种社会责任。

  忆及服务台胞近40年的时间,已是中华天下台湾同胞联谊会理事、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的廖海鹰,有些欣慰地笑了。他先是提及了自己的转变——“那时我照样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转变的并不只有他的岁数和容颜,尚有服务台胞的态度,“也从热情到了深情”。

  廖海鹰是天下人大台湾代表团的13名代表之一。他说,他们中有党政机关官员,也有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做出孝顺的专家学者,人人一直在为台胞发声、为台湾人民发声。此间,大陆也在延续出台保障台商投资、便利台胞往来及激励台青就读、创业等诸多政策措施。

  成为天下人大代表近10年来,廖海鹰每年都市提交经由普遍调研、走访后形成的建议。其中,有关增进两岸融合和涉及当下社会热门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今年,他在关注增进两岸民间互动交流的同时,依然“聚焦”了社会养老、生育率下降等热门。

  借助采访,他再次呼吁,希望台湾有更多年轻人到大陆来走一走,看一看,“眼见为实”。这也是他受访时,希望媒体多报道的内容。在他看来,有“这么大市场和时机”的大陆,包容性更强,“总有一款适合台湾的年轻人”。

  廖海鹰也希望把自己的生长履历分享给更多台湾的年轻人。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说自己是国家改造开放40多年来的介入者、见证者、受益者,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台湾的年轻人,走上这片延续生长的热土,实现梦想。(完)

【编辑:王祎】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28937.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3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