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加快盘活围填海存量

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加快盘活围填海存量

  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公布会,先容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生长与成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示意,自然资源部坚持并落实最严酷的耕地珍爱制度,严酷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珍爱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平安基础。

  四措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底线头脑,严酷珍爱耕地,有力保障资源供应,有用支持高质量生长、高品质生涯。坚持并落实最严酷的耕地珍爱制度,严酷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珍爱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平安基础。延续增强基础地质考察和矿产资源勘查,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实现增进,煤炭、钨等矿产物产量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庄少勤说。

  自然资源部通过优化河山空间结构,有力有序保障用地供应,有用支持区域协调生长、新型城镇化和墟落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行。严酷划定城镇开发界线,促进城镇内在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生长,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天下单元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河山经济密度显著提高。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先容,自然资源部接纳了一系枚行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增强计划管控。体例实行“多规合一”的河山空间计划,优化空间名目,统筹种种各业用地需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界线,倒逼城镇集约生长。

  二是严酷节地评价。增强种种建设项目节约用地评价,严酷执行用地定额尺度。增强开发区用地审核和评价监测,2012年至2020年,天下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容积率由0.83提升至1,工业用地地均投资强度提升了60%以上。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在用途管制、容积率调整、价钱调治等方面接纳激励政策,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存量用土地活行使,从2018年最先,确立建设用地增量放置与存量盘活挂钩(“增存挂钩”)机制,四年来,天下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

  四是注重树模引领。近年来,推出三批次46项节地手艺和节地模式,评选出三批次427个河山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24个模范地级市。从今年最先,启动笼罩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树模县(市)确立流动。

  “下一步,我们将一手抓严控新增,一手抓盘活存量。继续强化计划管控和节地评价,促进种种项目建设节约用地。”刘国洪示意,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深化“增存挂钩”机制,完善盘活存量用地激励措施。

  2021年天下耕地总量实现净增添

  粮食平安是关系国家平安的重大战略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维护国家粮食平安的基本条件。刘国洪先容,自然资源部接纳了一系列硬措施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可以用五个“严”来归纳综合:

下一步稳经济怎么干?国家发改委权威回应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在稳经济方面,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国家发改委正加快研究推动出台政策举措促进消费加快复苏;着力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加大制

  一是严密耕地珍爱执法制度系统。完善执法律例,修订实行《土地治理法》《土地治理法实行条例》,颁布实行《黑土地珍爱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增强耕地珍爱和改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国务院印发文件,就坚决阻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做出专门部署。

  二是严酷划定耕地和永远基本农田珍爱红线。落实耕地珍爱优先序,在《天下河山空间计划纲要》体例和“三区三线”划定中,将耕地保有量和永远基本农田珍爱义务足额带位置剖析下达,做到优先划定、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三是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增强改善占补平衡。周全执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强调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严酷弥补耕地核实认定,确立弥补耕地地块果然制度,确保弥补耕地真实可靠。

  四是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执行“收支平衡”制度。针对河山“三调”反映出的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造成大量耕地流失的问题,明确要求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必须在年度内补足数目相等、质量相当的可耐久稳固行使耕地。

  五是严肃耕地珍爱督察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对省级政府推行耕地珍爱责任的监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确立台账,延续督促整改;运用卫星遥感手艺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实时发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向全社会果然转达典型案例,施展震慑作用。

  刘国洪说:“通过接纳这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的,守住了耕地红线。稀奇是近两年来,耕地削减的势头获得劈头的停止,2021年天下耕地总量实现净增添。”

  确立健全围填海管控制度

  海洋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先容,我国海洋经济整体实力不停提升,2012年至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进到9万亿元,占海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产业的结构也在不停优化,稀奇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跨越10%。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天下第一造船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作进入天下第一方阵,海洋口岸规模和海优势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天下第一。自然资源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海洋经济生长的金融指导意见,主要的银行海洋经济贷款余额保持在6000亿元-7000亿元。

  张占海示意,海洋资源节约集约行使延续增强,已确立健全围填海管控制度,延续增强管控,在严管严控的条件下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对历史遗留问题举行分类处置,加速盘活围填海存量。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共落实项目418个,确权面积到达了8678公顷,涉及的投资约9000亿元。

  海洋科技提高创新进一步加速,张占海先容,我国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已经到达了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以“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了我国在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缺,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水能发电机组延续运行时间保持了天下领先职位。

  制作|张昕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时机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48325.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2年9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