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经典影视作品的情绪价值

  陆 夷

  “孙悟空被压了500年,出来依然是阳光爽朗大男孩”“猪八戒入赘高家,也是勤勤恳恳”……这些刻进中国人DNA的故事,现在被网友们读出了一番新况味,生出“中国最牛编剧吴承恩”“吴承恩精神状态真的领先一百年”等戏言。

  近年来,四台甫著等经典影视作品搭乘网络快车,其内在和价值不停被重新解读、重新挖掘。现在在B站上四台甫著的播放量均超1亿,《三国演义》甚至到达了4.6亿,此外尚有大量衍生作品、鬼畜视频深受年轻人迎接,经典台词诸如“俺也一样”“我从未见过云云恬不知耻之人”早已成为网络热梗。只能说,“精神状态真的领先一百年”,看似词不达意,数字也不甚确切,实则表达了网友对其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高度认可。

从《南孔》看地方文化破圈法门

近日,一部结合了传统底蕴和现代审美的原创音乐剧《南孔》,在杭州大运河剧院上演了。《南孔》聚焦于宋末元初的历史时期,讲述了孔子后人为了家国天下背井离乡举族南迁在江南重建“礼”的秩序的故事。

  对于电视剧《西游记》而言,无论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照样百花羞公主非要脱离黄袍怪,经典桥段引发新的共识背后,是名贵的团体影象,也蕴含着对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审阅。仔细想来,谁不是在一个个惩恶扬善故事的熏陶下,从小一点点树立起的“三观”?面临外界的不确定性,重温那些熟悉的经典作品,也有利于我们找到心里的秩序感和道德感。

  在现实社会带来的焦虑与压力眼前,经典影视作品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也相当主要。正如南开大学有位教授所说,凡经典文本,永远都不是一个“封锁”的文本,而是永远开放的“活的文本”,借助弹幕、谈论区举行的“意义互动”,经典影视作品得以打开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激活文本的多重意涵,让更多网友获得精神慰藉,找到情绪出口。

  换个角度看,经典影视作品的延续走红,亦提醒当下高品质文化作品的稀缺。有人根据现代的统计方式,盘算出吴承恩介入的作品票房累计到达59.24亿元,相关作品有135部,其中影戏数目跨越了98%的艺人,电视剧数目跨越95%的艺人,“顶流”实至名归;此外,蒲松龄、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均压倒一切。由此来看,影视作品最大价值不在于流量明星,也不在于铺天盖地的宣发,而是经得起时间磨练的价值输出,经得起推敲的人物塑造,以及对于社会关切问题的努力回应。

  因此,经典影视作品盛行不衰背后,有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有对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审阅,也有正向情绪价值的追求,其努力意义值得一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所说:“不管是什么带来了无意义感,治疗的谜底就是介入。”

[
责编:张晓荣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85417.html

(0)
移动端APP开发
上一篇 2023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