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 珏
焦点阅读
戏剧、音乐、墟市……不久前,第十届乌镇戏剧节举行。从第一届到第十届,戏剧节在这座江南古镇生根发芽,不仅培育了戏剧气力和艺术气氛,还融入了当地的生涯方式,动员文旅、经济等方面的生长。转变,悄然发生。
戏剧、音乐、墟市……不久前,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举行。本届戏剧节以“起”为主题,出现11个国家及区域的28部特邀剧目87场演出、18组青年竞演、12场小镇对话、12个戏剧事情坊、27场朗读会、6大展览、2000余场古镇嘉年华。
当古镇遇见戏剧,当传统遇见现代,10届乌镇戏剧节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培育戏剧气力和艺术气氛
戏剧,是10月乌镇的要害词。充满设计感的戏剧节海报、形式多样的戏剧嘉年华、气概各异的装置艺术,让乌镇充满了艺术的气氛。本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集结天下名团与青年从业者,戏剧事情坊提供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辅助,为青年人的戏剧梦想搭建平台。
乌镇戏剧节举行10届以来,在当地培育剧场搭建、舞台设计、剧场服务、品牌宣传等多方面的人才,更主要的是,培育了当地的戏剧气力。2016年,学习戏剧演出专业的安迪回抵家乡乌镇,建立了小剧社——乌青剧社。2016年,乌青剧社连系乌镇寺库文化,在古镇嘉年华上演互动戏剧《当》;2017年、2018年连系非遗曲艺带来一段相声……“乌镇戏剧节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安迪说,“若是没有乌镇戏剧节,我可能不会最先戏剧生涯,也不敢想象能够用戏剧养活自己。”现在,安迪带着乌青剧社,在家乡演绎《故事里的家乡》《故事里的大运河》,给乌镇人带来更多原创话剧。
嘉兴职业手艺学院与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团结组建了“乌镇学徒制班”,让学天生为乌镇戏剧节自愿者,介入嘉年华巡游督导等事情。嘉兴职业手艺学院学生童晓莹卖力观众进场、音乐播放等。“以前没怎么接触过戏剧,但戏剧节让我对戏剧入迷。”童晓莹说,“这也让我对自己的旅店治理专业有了思索,旅游需要文化的注入。”嘉兴职业手艺学院西席魏哲浩说,戏剧节时代,来自天下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与当地学生举行交流和互动,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文化传统和戏剧表达交流碰撞
直播为戏曲传播创造新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已有231种戏曲在抖音开通直播;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抖音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在已经开通直播的戏曲中,73.6%的戏曲种类获得过打赏。
位于西栅景区西栅大街北侧的昭明书院,是乌镇里一处历史悠久的事迹。书院内留有明朝万历年间的“六朝遗胜”石牌楼。现在,维修适合、珍爱妥善的昭明书院成为乌镇一处景点,也是戏剧节时代的一处演出场所。
昭明书院、木心美术馆、茅盾纪念馆、茅盾陵园……文化事迹和场馆散落乌镇,诉说着文化和历史。在乌镇戏剧节提议人、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看来,乌镇拥有历史和文化,戏剧节又为这里注入了纷歧样的气质。
10年来,乌镇戏剧节不停生长。古镇嘉年华把桥头、街巷酿成舞台和剧场,让更多没走进剧场的观众感受戏剧艺术。今年古镇嘉年华在西栅景区的公共空间、水面甚至空中演出,包罗巡游演出、装置艺术、即兴演出、多媒体影像等厚实的演出艺术形式。
在北栅丝厂和粮仓,乌镇戏剧节举行了戏剧墟市,推出乌镇戏剧节10周年展等。“新市井匠人墟市”,集结天下各地的非遗匠人、戏曲好角儿,将浓缩的非遗文化搬进来。小镇图书馆免费向所有人开放。音乐、影戏、潮玩、装置、阅读、展览、墟市的加入,让戏剧节更多元、更开放。“戏剧成为小镇内容、小镇成为戏剧舞台。”陈向宏说。乌镇戏剧节有着生涯化的怪异魅力,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涯方式。
乌镇西栅景区灯笼铺手工师傅高云超,是第二届乌镇戏剧节自愿者,“那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话剧、舞蹈等艺术,很新颖。”高云超说。从第三届乌镇戏剧节最先,他来灯笼铺当起学徒。灯笼铺门口是嘉年华演出的一个点位,也成了他的绝佳看台。这几年,守着灯笼铺,看了皮影、小品、现代舞等演出,他也从学徒生长为独当一面的手工师傅。“戏剧节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高云超将这些年看戏的体验和感悟融入灯笼设计。以前灯笼铺制作的五角星灯笼,用的是红色蜡光纸。他给五角星灯笼增添了镂空工艺,增添了纸张硬度,受到了游客的喜欢。
以戏剧节为牵引,乌镇的文化传统和戏剧表达交流碰撞,带来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
动员当地文旅和经济生长
“今年戏剧节热闹呀。”“我还带着孩子去看了戏剧墟市。”戏剧节时代,开民宿的老板、做菜的厨师、开电瓶车的司机、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都在谈论着戏剧。乌镇人计梦婷的怙恃在乌镇西栅景区谋划民宿。从第一届乌镇戏剧节最先,怙恃和她就最先看戏。在她看来,乌镇戏剧节是一年一度的戏剧盛会,不仅动员当地旅游业生长,更让内陆人感受到多样的艺术气概。
10年来,乌镇戏剧节培育了众多当地观众。每年10月到乌镇看戏,已经成为许多当地人的保留节目。小同伙刘诗炀是乌镇戏剧节的“老戏迷”,她从3岁就最先到乌镇戏剧节看戏,现在已经9岁了。“今年看了舞剧、非遗展演、音乐演出……”小小年数的她如数家珍,“一最先喜欢看陌头演出,厥后喜欢看剧情类戏剧。我还看了7岁小同伙的演出,没想到和我岁数差不多的小同伙也演得这么棒。”刘诗炀说。
越来越国际范儿的乌镇,也吸引来更多国际人才。在英国旅游行业事情8年的魏哲浩,于2020年回国到嘉兴高校事情,现在在乌镇旅游景区挂职。在他看来,乌镇有乌镇戏剧节和天下互联网大会两大品牌,是一个国际化的中国古镇。尤其是乌镇戏剧节的举行,不仅在经济、文化和教育层面带来了努力影响,还让乌镇在墟落形象、品牌塑造等方面发生了主要的改变,每年能吸引天下各地的人前来旅游、投资、安家。
在陈向宏看来,戏剧节给小镇建设、墟落振兴提供了一种探索新思绪。“有人说,乌镇戏剧节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都会化历程中属于中国小镇的一种文化追求,有人称之为一种新的乡建模式。”陈向宏说,“乌镇从旅游小镇生长到文化小镇,现在又进入了新的生长阶段。这也是一种小镇气力。”
[
责编:张晓荣
],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8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