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互联网的信息宣传,到当前网络空间治理的全面展开,网络统战工作实现了从边缘地带向核心领域的跨越,成为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全域数字化转型,这给网络统战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网络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亟待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探索,从价值维度与工具维度双向切入,开辟行之有效的路径。
在价值层面,首先要凝聚政治共识,提升政治认同感。凝聚政治共识是网络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网络为载体,深化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理念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和线下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理念宣传教育活动,帮助统战对象全面、深入地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切实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其次,要弘扬文化精髓,增强文化归属感。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关键。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网络平台举办各类线上文化活动,增强统战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鼓励统战对象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形成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鼓励支持统战对象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再有,要拓宽参与渠道,提升社会参与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发挥网络代表人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建立网络意见征集平台,鼓励统战对象通过网络平台表达意见、参与决策,拓宽其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组织网络代表人士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建立统战对象联系机制,加强与统战对象的联系。
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与AI智能体 助力民企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金融街论坛年会关注民营经济新赛道
10月28日,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创新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举办。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为民营企业支“良招”,他指出,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民营企业开辟新增长空间的重要赛道。“智能体”成为另一破局关键
在工具层面,要发挥数字技术的工具性价值,优化政策工具体系。使用各类政策工具时融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及产品,更好实现“技术赋能”。如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统战工作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和分析。同时要优化政策工具体系,更好实现“工具赋能”。法律工具方面,要结合网络统战工作的特点,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统战工作的工作体系、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建立健全网络统战工作监管机制,为网络统战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经济工具方面,要对网络统战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加大资金投入与支持,促进网络统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行政工具方面,要完善网络统战工作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形成高效、协调、有序的网络统战工作体系,加强统战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工作互助。社会动员工具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统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网络代表人士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要关注技术的价值性影响,提高政策工具实施成效。一是高度重视网络统战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通过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为网络统战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信赖的治理生态支撑。将网络统战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融合,体现网络统战的人民性。要从“网络改变社会”的角度考察网络对于统战工作的深层次影响。二是创新网络统战工作的实践方式。构建数字化治理联盟,借助网络技术构建新的关系连接网络,不断建立连接的过程,形成统战网络。通过治理实践孵化治理联盟,凝聚思想共识,催生发展合力。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执政党联结社会的能力,提升执政党嵌入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三是重视政策工具实施过程。完善政策工具使用全过程、阶段性的实施计划,构建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使其能够灵活适应网络统战工作环境的动态变化与持续发展。注重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的工作策略。
彭恋(本文摘自《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原题为《全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工作研究———基于“价值—工具”
的分析框架》,作者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原创文章,作者:移动端APP开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xmy.com/apph5/9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