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
《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以为深邃艰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掀开的时刻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玄妙之处,究其缘故原由…
-
惊蛰:春雷萌动万象新
惊蛰:春雷萌动万象新(解码二十四节气)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代称惊蛰为“二月节”,即二月的节气,它标志着二月仲春的最先。惊蛰一样…
-
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培育戏曲年轻观众先树立“价值认同”
(两会人物)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培育戏曲年轻观众先树立“价值认同” 重庆3月3日电 题: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培育戏曲年轻观众先树立“价值认同” 中新社记者 钟旖 …
-
“为何说我自恋?”揭开白居易鲜为人知的“B面”
客户端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王诗尧)2月28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1250岁的生日。 在民众印象中,白居易曾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诗作,是才气过人的“诗魔”和“诗王”。…
-
《大清律例》的1810年: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对话
《大清律例》的1810年:中西执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对话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法制文明的生长历程,决议了昔人在漫长的历史生长历程中缔造了特有的一套庞大、详备的执法系…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央视综合频道重点节目片单发布
“满屏皆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央视综合频道重点节目片单宣布 “综”万千气象,“合”时代脉搏,奋力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领域的精品节目集群。2月25日,中央广播电…
-
青海90岁曲艺民俗“活辞典”研究70年仍笔耕不辍
西宁2月23日电 题:青海90岁曲艺民俗“活辞典”研究70年仍笔耕不辍 作者李隽陈奇峰 阴历二月初二未到,在青海各族民众心里“年味”就还未散。 23日,记者在青海省…
-
东西问 | 吴凤雏:汤显祖戏剧何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器械问)吴凤雏:汤显祖戏剧何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中新社南昌2月22日电 题:吴凤雏:汤显祖戏剧何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中新社记者 吴鹏泉 “情不知所起,…
-
籍薇委员:传承曲艺 潜心育人
籍薇委员—— 传承曲艺 潜心育人(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相望相守心相印,定能够,驱尽恶疫迎向阳;到那时,海河两岸百花绚丽,神州大地万里春景……”1个多月来,不少天津市民…
-
书评:当睡眠成为奢侈品
书评 不夜城与熊猫眼:当睡眠成为奢侈品 一小我私人生命的三分之一都是在睡眠中渡过的,这个众所周知的原理却一再被爱熬夜的都市人推翻。比起事情和娱乐,睡眠可谓人生时间线上最…
-
唐湜的翻译之旅
唐湜先生(1920—2005)是驰骋诗坛的九叶派诗人、声名远播的文艺理论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翻译家。这两年,我在牵头编辑《唐湜全集》的历程中,网络到他的大部门译作,也明…
-
元宵节里的“洋面孔”: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
中新社杭州2月15日电 题:元宵节里的“洋面貌”: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 作者 张煜欢 魏嫣然 崔倩娴 裁剪、对折、拼接、牢固……2月15日元宵节,来自美国、埃及、格…
-
诗意元宵:延续“中国式浪漫”
诗意元宵:延续“中国式浪漫”,就在虎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除夕夜春晚的“一舞青绿”“一步江南”,立春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这个早春,我们被“中国式浪漫”刷屏…
-
130余件珍贵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百余中外记者昨日探访故宫观开年大展 130余件珍贵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虎年第一场瑞雪,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增添了粘稠的冰雪气氛。昨日,2022北京新闻中央“惊喜盲盒”再度…
-
古今通衢 传承文脉 千年大运河见证火炬传递
(北京冬奥会)古今通衢 传承文脉 千年大运河见证火炬转达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刘文曦)2月4日下昼,126名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在象征“古今通衢”的大运河森…
-
各地博物馆推出新春活动 邀您到博物馆里过大年
今年春节,各地博物馆全心准备了文化“大礼包”,线上线下共庆新春! 在北京,各个博物馆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文化流动,营造欢庆虎年新春的祥和气氛,出现中华民族优异的传统文化和…
-
吉林满族村里尽是“城市客”:体验“民族年俗”成时尚
(新春走下层)吉林满族村里尽是“都会客”:体验“民族年俗”成时尚 中新网吉林2月3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新春里,中国四大气象异景之一的雾凇天天早晨都市泛起在韩屯村。因…